简介

海南琼海鸡屎藤粑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也有称为鸡屎藤仔,以鸡屎藤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鸡屎藤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之功效,并且气味香醇,所以鸡屎藤仔汤一直是人们喜欢的食物,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一日,琼海市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鸡屎藤仔汤。
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生命力很强。其叶用手揉烂,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故名鸡屎藤。但久闻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鸡屎藤根具有驱风镇咳、祛痰止泻、治疗感冒的作用。鸡屎藤清热、消炎、解毒、润肺醒脑,民间叫土参。用叶捣粉为汤可治咳嗽。其薯块可治血痨。叶子还可治痢疾,它的嫩茎叶可以蒸食,其茎汁味甜还可吸食!鸡屎藤果之汁液可治毒虫螫伤,敷于患处。也可为冻疮药。

制作

鸡屎藤粑仔的做法:将采摘的新鲜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放在石臼或碾米机中捣(碾)成粉状,然后用水和匀,掐成约小指大小似小虫状的粑仔。候锅中水烧开后,下粑仔、姜丝、椰丝,再加适量红糖,美味可口的“鸡屎藤粑仔”就做好了。
按照海南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一,家家户户必吃鸡屎藤粑仔。 海南人用鸡屎藤做的小吃还有鸡屎藤汤圆和鸡屎藤米粉,当年琼崖纵队被围困在山上把野菜都吃光了,老百姓就是以打柴为名挑着扁担把鸡屎藤米粉送上山去帮游击队度过了难关!当地海南人 也把鸡屎藤粑仔做为妇女产后、术后患者、体质虚弱者的滋补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对野生无污染的植物的营养价值的认识,一些富有营养的地方食品被挖掘出来,名不见经传的符合绿色食品概念的鸡屎藤米粉已经堂而皇之地登上商品货架、迈入宾馆酒家。

功效与作用

鸡屎藤又名臭藤、鸡矢藤、雀儿藤,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纲目拾遗》载:“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鸡屎藤及诸“臭”、诸“屎”之名皆取意于其臭气。
鸡屎藤在栽后9~10月除留种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晒或凉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甘酸,入心、肝、脾三经。含有鸡屎藤苷、鸡屎藤次苷、鸡屎藤苷酸、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矢车菊素糖苷、矮牵牛素糖苷、蹄纹天竺素、摁贝素及羰基混合物等成分,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脘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等症。《草木便方》载鸡屎藤“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纲目拾遗》亦载其“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痈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药用价值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鸡屎藤所含的总生物碱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褔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也有抑菌作用;能抑制肠肌收缩,并能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肌挛缩。其注射液和乙醚提取物对坐骨神经腓肠肌均有传导阻滞的局麻作用。
临床报道,用鸡屎藤制成注射液肌注,每次2~5毫升(每毫升相当生药5克),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胃肠疼痛,胆、肾绞痛,各种外伤,骨折,术后疼痛及神经痛等;
用鸡屎藤叶或嫩芽擦患处,可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每次涂搽5分钟,每日2~3次;
用鲜鸡屎藤30克,薯茛15克,加红糖适量,水煎2次分服,同时用牛皮消叶、雷公藤、苎麻根适量,加少许盐捣烂外敷,每天1次;鸡屎藤30克水煎服,治气郁胸闷,胃痛;
鸡屎藤或根60克,酒水煎服,治关节风湿痛;
鲜鸡屎藤60克,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治背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