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鱼腐 介绍

由来

“鱼腐”是罗定地区的传统美食,又名“罗定皱纱鱼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但逢喜庆、节日不可多得的美食。久负盛名,“罗定鱼腐”主要由鲜鲮鱼青、淀粉、鲜蛋油炸而成。营养丰富,软滑可口,甘香味浓,久煮不烂。老幼适宜食用。“罗定绉纱鱼腐”也是一种百搭美食,由它制成的各式菜肴汤鲜味美,热滚滚的汤汁,松软嫩滑的鱼腐,想起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罗定属于丘陵盆地,自古山塘众多,盛产鲮鱼。据载,自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罗定人民就会用鲮鱼制作鱼腐,通常作为宴席的最后一道压轴主菜。皱纱鱼腐之所以质优味美,是因为选用泷江流域水源养育的新鲜鲮鱼(每条重150克左右的鲮鱼,如果鲮鱼太大则肉粗,做出来的“皱纱鱼腐”就不嫩滑;如果鲮鱼太小则肉质松散,“皱纱鱼腐”香味稍淡,没有鱼味。),起肉去骨、剥皮、取净肉、剁成肉茸,加入蛋清、粉心、食盐等调味,经顺转或逆序同一个方向搅拌成鱼胶,然后捏在掌心,压迫鱼胶从虎口处挤出成匀称小丸,再用汤匙剔落油锅,炸至金黄即可。因其物薄如蝉翼,透如轻纱,故得“皱纱鱼腐”的美名。罗定皱纱鱼腐炸出即可食用,鲜炸鱼腐甘喉酥脆,香醇诱人,点炼奶又别具风味;用来做菜,汤和煮,久之不烂,入口爽滑,甜嫩无比;焖,则满嘴留溢,回味无穷。
当然好的食材需要与时俱进,因此,“罗定皱纱鱼腐”列为广东省罗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

菜式

鱼腐可以制作出不同的菜式,且多种多样,包括:(煮鱼腐前,用温水将鱼腐浸10分钟)罗定鱼腐煲、冬菇蚝油扒鱼腐、菜胆金菇扒鱼腐、上汤韭黄鱼腐窝、生菜胆扒鱼腐、锅鱼腐、明炉素鱼腐、炸鱼腐(配炼奶)、浓汤会菌浸鱼腐、菜胆金菇扒鱼腐、支竹鱼腐汤、椰菜花煮鱼腐田鸡、浓汤鱼腐野菌煲、菠菜支竹鱼腐、酸辣鱼腐米线、羊肉鱼腐保、粥水浸鱼腐莲藉、咸鸡鱼腐杂菌煲等。

传说

相传,清乾隆年间,罗定双龙村的龙哥、龙妹相依为命,勤耕苦种,艰难维持生活,但都制得一手好菜,苦中求乐。穷归穷,他俩人缘好,村里谁家需要帮忙,他俩都二话不说就去帮忙了。而且,心地善良的龙妹,每天供奉观音菩萨,十数年从不间断,礼佛至诚。好不容易又到了年廿八,快过年了。龙哥龙妹家道中落,贫穷与他俩结了缘,都为过年的事发愁着。缺钱、缺粮、缺肉怎么过年,年后还要招待亲戚,怎么办?
一夜,龙哥梦见济公在山崖上煮食,只见济公像玩把戏似的,他把鱼捏在手里,眨眼间,小丸就不断地从他的手中飞出,飞落锅里,袅袅炊烟夹带着阵阵清香。龙哥想,济公正做美味佳肴。龙哥正想看个究竟,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一大早,龙哥把这个梦告诉了龙妹,天赋聪慧的龙妹不假思索,说:“这是一道好菜”,并如此这般地告诉龙哥做出这道菜,龙哥点了点头。
双龙村是一个秀美的山村,清晨云雾升腾,好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罗定的八景之一。拿着鱼具赶路的龙哥,踏着晨雾,如走在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中。不一会,他就来到了与双龙村不远的渔湾。渔湾其实叫渔子湾,人们嫌麻烦,干脆省略了“子”,字,久而久之,渔子湾就叫渔湾了。
渔湾,离三元宝塔和塔对面洗豆制豆豉的大步头不远。湍急的河水带着部分豆渣,到了渔湾如温柔的绵羊,在微风的吹拂下,江面只有丝丝波纹,豆渣沉淀江底,渔湾成了小鱼儿生活的天然港湾,鱼又多又肥,难怪人们称之谓“渔湾”。
在红霞满天的傍晚,到渔湾打鱼的人才会多起来,江河、渔翁、小船和正在撒开的鱼网,构成了“渔歌晚唱”的优美画卷。
龙哥没有小船,他游到江中突起的岩石上,看准有鱼儿的地方撒开鱼网,来不及逃走的鱼儿被网住了。如此反复,屡有所获,且多是鲮鱼,装鱼的桶也满了。 龙哥兴冲冲地回到家里。龙妹见到活蹦带跳的小鱼,甚为高兴。龙妹洗鱼,龙哥把鲜鲮鱼起肉,去骨剥皮,取净肉,再剁成肉茸,加鸡蛋清、粉心、食盐、水等调味料,反复搅拌成有一定弹性的鱼胶,然后像济公那样,把鱼胶捏在掌中,压迫鱼胶从虎口处挤出小丸,再用汤匙剔落盛着纯正花生油的油锅,用慢火炸至金黄色后捞起,近看这半透明的鱼丸,薄如轻纱,形如金球。龙哥、龙妹试食一个香气四溢的“鱼丸”,入口甘香酥脆,松软而略带韧性。邻里闻香而动,纷纷来到龙哥龙妹家探个究竟,当他们试食后,都异口同声地说了三个字:“好东西”,此时,龙哥龙妹把金黄色的鱼腐用清水煮片刻,再配以青菜,味道更佳,甘香嫩滑,妙不可言。龙哥龙妹精神为之一振,认为这是鱼食中之极品,并为这种鱼丸起名“皱纱鱼腐”,每天加工一筐“皱纱鱼腐”,拿到罗定州的雄镇圩摆卖,人们食过后,纷纷赞好,一传十,十传百,龙哥的皱纱鱼腐竟出了名,龙哥赚了不少的钱,有了这行生意,不再为日后的生活担忧了。几年之后,“皱纱鱼腐”的销售越来越多,风行全市,是宴客必备的传统菜式之一,从此名扬天下。

食法

在罗定,鲮鱼有三种食法,叫“鱼三味”:鱼丸、鱼骨丸(又称酥鱼)、鱼腐。鱼丸用鱼胶捏小丸在沸水中滚熟;鱼骨丸是将鱼骨、鱼皮剁碎成茸,再加调味料捏成小丸炸至酥脆而成。质优味美的罗定“皱纱鱼腐”,在选料方面非常讲究,制作精良。用料选用本地新鲜、每条重150克左右的鲮鱼,如果鲮鱼太大则肉粗,做出来的“皱纱鱼腐”就不嫩滑;如果鲮鱼太小则肉质松散,“皱纱鱼腐”香味稍淡,没有鱼味。

烹制

鱼腐一开二;黄芽白洗净,切段,起油镬炒至八成熟,取起滤油。在镬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下黄芽白,滚起下鱼腐,至熟,下葱花,再加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