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黄蘑 介绍

形态特征

黄蘑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呈金黄色。菌盖喇叭状,光滑,宽2~10厘米,肉质,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延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至淡黄色,偏生,长2~12厘米,粗0.5~1.5厘米,有细毛;多数子实体合生在一起,黄蘑色泽金黄,艳丽美观,惹人喜爱,外观恰似一朵美丽的鲜花。

栽培要求

黄蘑生长力强、出菇快、生长期短、产量高,既可段木栽培,也可袋料栽培,菌丝生活力强,可在榆树、杨树、桦树、椴树、水曲柳、槐树等阔叶树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也可在红松、沙松、鱼鳞松、杉、柏等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不过产量很低。还可在棉籽壳、废棉、玉米芯、花生壳、豆壳、麦秸、稻草、茶渣以及栽过草菇和蘑菇的废培养料上生长发育。其中,以棉籽壳、废棉和玉米芯栽培榆黄蘑的产量较高。菌丝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7~32℃,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45℃以上经2小时菌丝即死亡,但能忍耐零下38℃低温。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0~28℃,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5℃。pH5~7都能生长,以pH5~6.5最适宜。

代料栽培

1.原料配方:①棉子皮85%、麸皮12%、糖2%、石膏1%。②碎玉米芯或豆秸80%、麸皮10%、玉米面9%、石膏1%。③木屑80%、麸皮18%、石膏1%、糖1%。
2.菌袋制作:黄蘑生长适温为20-25℃,属中温型食用菌。可在春末、秋初种植。选无霉变的棉子皮或玉米米芯,在阳光下曝晒2天一3天后,加适当比例的水、石膏粉及石灰粉拌匀,闷30分钟~40分钟(玉米芯提前用1%的石灰水堆闷1小时)。料的湿度为60%~65%。高压灭菌125℃保持2.5小时或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冷却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黄蘑菌种。培养温度22℃~26℃,空气相对湿度70%,经常通风换气。黄蘑菌袋培育期间防止强光照射,一般经3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
3.出菇管理:黄蘑菌丝长满袋后,再维持3天~7天,即可进行出菇管理。菇房温度保持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拉大温差,注意通风换气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约一周后,菌蕾就会大量出现。出菇期间在栽培场所地面、空间增加喷雾2次~3次,并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榆黄蘑从显蕾到采收一般需8天~10天。
4.采收及管理:黄蘑子实体菌盖边缘平展或呈小波浪状时即可采收。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一手摁住培养料面,另一手将籽实体拧下,或用刀将籽实体于菌柄基部切下即可。管理得当,可收3潮~4潮菇,一般生物学效率可达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