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贡菜 介绍

邳州苔干

贡菜历史渊源

邳州苔干蜚声遐迩,为邳州远销全国及香港等地的大宗商品之一。主要产于占城、土山等镇。据《隋书》记载,莴苣自古涡国传入邳州。古涡国,即安徽省古涡水一带。邳南苔干相传于明代从安徽亳地传来。二者传至邳州后分别在邳北、邳南落户。邳北多年来不产苔干,不独种植技术问题,可能与土质有关。苔干因历史上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又称为"贡菜"。

贡菜产地环境

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与连云港之间。东与新沂市为邻,西与铜山县和徐州市贾汪区毗连,南接睢宁县和宿迁市豫县,北界山东省。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5′50″-118°10′40″,北纬34°07′-34°40′48″。东西距离52公里,南北距离61公里。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峦起伏,腹地河流如织。根据地势高低,全境地貌分为平原洼地、坡地、山地和水域四种类型。其中平原洼地为全市地形主体,面积1080平方公里,占面积的51.7%市境界于黄淮之间,属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日照2350小时,降雨量903.6毫米,无霜期211天。
全市土壤分为潮土、棕壤土、褐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五个土类,其中潮土为主要类型,分布于平原地区,面积158.8万亩。境内水系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按流向归宿分为中运河、沂河、邳洪河三大水系。

贡菜品质特点

邳南苔干与邳北莴苣属一科二种。莴苣茎短而粗(茎长20一30厘米),苔干茎长而细(70-110厘米)。苔干分紫茎和青茎两类:紫茎水分少,产量偏低,晾干后绿色稍暗、盐霜少;青茎水分大,产量高,晾干后,绿色鲜亮,盐霜大,糖分高,为优种。邳州苔干是我国蔬菜食品中一个珍贵稀有的品种,色泽青绿,形状细长,组织致密,肉质肥厚,质地脆嫩。食用起来清脆可口,清香沁脾,有天然海蜇的美称。据了解,邳州苔干经检测,内含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锌、铁、硒等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贡菜生产情况

邳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大力推进邳州苔干农业标准化生产,使苔干产业迈上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快车道”。到2013年,邳州苔干标准化种植面积近60000亩,年产量4000吨,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中国著名的苔干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

亳州苔干

贡菜菜品简介

苔干从1998起10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保健食品,人民大会堂指定绿色国宴佳肴。亳州义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苔干现种植面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苔干生产、种植基地。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经国家副食品监测中心检验,苔干含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果胶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须的钙、铁、锌、胡萝卜素、钾、钠、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较高,故有“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之美称, 乃当今美容抗癌之佳品。涡阳苔干虽系干品,但经清水泡发后,具有“色泽翠绿,响脆有声,味甘鲜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称于世,倍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据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分析化验,该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含有20多种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及氨基酸,具有降血压,通经脉,活血健脑,开胸利气,壮筋骨,抗衰老,清热解毒,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功效。 此菜吃法多样,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以拼盘成菜,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热炒;既可以制作中餐,又可以调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晕素煎煮皆宜,是其它蔬菜所无法比拟的。苔干食用方便,可炒食、腌渍、糖醅,还是一种绝好的火锅调料,而且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崇尚的菜肴。江苏邳州苔干蜚声遐迩,为邳州远销全国及香港等地的大宗商品之一。据《隋书》记载,莴苣自古涡国传入邳州。古涡国,即今安徽省古涡水一带。江苏邳州是国内第二苔干生产,种植基地.涡阳苔干是我国一个稀有珍贵的天然绿色食品,在当地加工种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均作为贡品纳入皇宫,帮又名为“贡菜”;1958年周总理品尝此菜时,因清脆有声,被他命之为“响菜”;83年首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吃起来又有海蜇的响脆志,又以“山蜇菜”名扬海外。
自八五年至今,涡阳苔干连续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展销大奖。八六年获深圳展销会畅销商品;八八年获北京农业博览会金奖;九一年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为“八五”期间全国最大的名、特、优项目进行开发;九二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九五年被列为北京第四届世好会“专用贡菜”,同时涡阳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贡菜)之乡”;九九年获安徽省和国家级名牌家产品,其“义门牌”和“真源牌”苔干相继被国家命名为“绿色产品”。

贡菜菜品来历

其栽培史见于秦,迄今两千二百多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清乾隆年间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朝廷,故称之为“贡菜”。因其食之有声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周恩来总理形象地称之为“响菜”,亦称之为“山蛰菜”。
贡菜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因其制作讲究,味道独特,风味殊佳,可作“贡品”;二是“贡”是潮汕的一种腌制方法,如贡腐、贡豉等;三是清乾隆年间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朝廷,故称之为“贡菜”。

贡菜菜品功效

具有健胃、利尿、补脑、安神、解毒、减肥、防癌、抗癌等作用。

贡菜食用指南

贡菜的制作方法:春节前至元宵后,选择蕾大而不抽花的大芥菜,去其外瓣,切成4片。腌制贡菜,略晒去一些水分之后,用刀横切成条或粒状,再让烈日晒至半干,放进木桶,逐层敷盐,压上大石头,经过一夜之后,将其苦涩汁水沥出,再稍晾干,即可进行腌制。腌制时将芥菜放入木桶或瓷盆中。边揉边加上食盐、白糖、黄酒,不断揉搓,再伴以香豉或南姜末,即可入瓮密封,让其慢慢渗透腐熟,经过一两个月即可食用。其色味浓香,入口酥脆、咸甜适宜。还有一种叫酥贡的,也用以上方法制作,但不必长期腌制,三两天即可取食,其特点昌表翠酥脆。配料的比例因各地各人喜爱而异,有人在酥贡的配料中加辣椒,有的加芝麻。

贡菜食用步骤

1、用温开水(40度左右)浸泡25-30分钟,或用冷水浸泡(时间长但是口感更好)
2、理齐切段约3-5厘米寸段
3、拌少许食盐揉搓,然后用冷水清洗,沥干
4、盛入餐具中,加入白糖、食醋、麻油等调拌,亦可以与肉类荤拌。可烧菜、烩汤、配制多种素菜,制作成南北风味,味若海蜇、独具特色。
另一种贡菜是酱菜类食品,用大芥菜腌制而成。得名有两种说法:
1、因其制作讲究,味道独特,风味殊佳,可作“贡品”;
2、“贡”是潮汕的一种腌制方法,如贡腐、贡豉等。

贡菜由来典故

贡菜又称苔菜、苔干、响菜、山蜇菜或皇帝菜,以清香、翠绿、鲜嫩、响脆、爽口而为一般大众所喜好。
相传西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中,逃匿邳州于圮桥遇黄石公授“天书”时,太公真人见张良肌黄面瘦,让其生食苔干,张良食后容颜焕发,气色红润,成为一位白面书生。张良为西汉军师后,仍不忘苔干之美味,因此命地方官将邳州特产苔干进贡汉高祖刘邦品尝,刘邦食后甚是喜欢,赐名为“贡菜”。
在安徽涡阳一带,也流传有一段关于苔干的故事。根据记载,涡阳是老子的故里,两千多年前,那里发生过一次瘟疫,当时百姓为了避祸,四处逃亡,但是在老子居住的天静宫附近的百姓却在宫中发现长有一种草,吃了居然就人畜安康,老百姓因此称它为“神草”,认为这是老子显灵用“神草”来护佑百姓。百姓称这“神草”为“苔干”。另一个传说是,在天静宫里,生长着一些当地人称作天静草的植物,据说有止血功能。传说中的老子,是从他母亲的腋下生出,而且一落地就须发皆白。他的母亲看到须发全白的老子因此受到重创,身体变得虚弱。老子就用天静草为她治病,收到奇效。而天静草就是今天的当地的特产苔干。
另一说则是清乾隆年间苔菜被当贡品进了宫,因此被称为“贡菜”。 而且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都会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
苔菜的栽培史见于秦,迄今两千二百多年,在制作上利用其茎去皮晾晒而成,色泽鲜绿、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具有清香嫩脆的特点,故又有植海蜇之称。苔菜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胡萝卜素、铁、钙、磷、甲胶、蛋白质与果胶等,具有通经脉、壮筋骨、清热解酒、开胸利气、洁牙明目之功效,食疗价值较高。
《本草纲目》记载:苔干具有健胃、利水、清热解毒、抑制减肥、降压、软化血管等功能。常食,则延年益寿。
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苔干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同类产品中的唯一金奖。江苏邳州佳瑞绿色食品厂生产的佳瑞水煮贡菜,是利用当地原料,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工艺加工而成。风味独特,美观大方,实是人们喜爱的理想绿色食品!

起源

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为贡品纳入皇宫,又名为“贡菜”;该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含有20多种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及氨基酸,具有降血压,通经脉,活血健脑,开胸利气,壮筋骨,抗衰老,清热解毒,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功效。此菜吃法多样,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以拼盘成菜,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热炒;既可以制作中餐,又可以调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晕素煎煮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