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亚纲
    合瓣花亚纲
  • 亚科
    茄亚科
  • 辣椒属
  • 被子植物门
  • 拉丁学名
    CapsicumannuumL.var.conoides(Mill.)Irish
  • 管状花目
  • 亚种
    五色椒
  • 双子叶植物纲
  • 辣椒
  • 分布区域
    原产美洲热带,现各国广为栽培。
  • 中文学名
    五色椒
  • 植物界
  • 茄科
  • 别称
    朝天椒、五彩辣椒、观赏椒、佛手椒、观赏辣椒、樱桃椒、珍珠椒
五色椒又名朝天椒,五彩辣椒,为辣椒   变种,味涩。属茄科多年生半木质性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江苏沭阳一带有不少花农种植,其株高30厘米—60厘米,分枝多、茎直立,单叶互生;花白色,开花期5月初—7月底,果实簇生于枝端。同一株果实有红、黄、紫、白等颜色,有色泽,盆栽观赏很逗人喜爱,也可食用,风味同青椒。 辣椒果色鲜艳,点缀在绿叶中,灵巧可爱。

主要价值

1、作为观赏。五色椒病虫害较少,一般为叶斑病(可用50%拖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和蚜虫危害(可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洒)。因而常将果实鲜艳、颜色丰富(黄、青、大红、粉红、橙)、果形多姿(灯笼形、茄形、尖形、鸡心形)的五色椒植于花坛、花镜,特别是盆栽极受欢迎。
2、作为食材。五色椒的果实可食用,调味品。它的营养价值相当高,富有VA、VB、VC、VD,是素菜中含维他命较多的蔬菜。
3、作为杀虫剂。可杀灭黏虫、毛毛虫、红蜘蛛等。将新鲜的或晒干的五色椒50克,加水500克煮半小时,用其水喷洒被危害的植株即可。

繁殖方法

五色椒播种繁殖

常在夏季进行播种:基质消毒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1.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3~10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2.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3. 播种后的管理
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五色椒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的选择: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摘心: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叶片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当侧枝长到6~8公分长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湿度管理:喜欢较干燥的空气相对湿度,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50~65%。
温度管理:耐热,不耐霜寒。
光照管理:喜阳光充足,略耐半荫。
肥水管理: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
春、夏、秋季: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 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进入开花期后适当控肥,以利种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