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豆角 介绍

介绍摘要

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长豇豆、 带豆。富含蛋白质、 胡萝卜素、 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类蔬菜中居第一位。豆角的适应性强,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护地种植,同时还可以周年生产,四季上市。

科学施肥

1、豆角具有怎样的需肥特性
豆角的根系较发达,但是其再生能力比较弱,主根的入土深度一般在80~100厘米之间,群根主要分布在15~18厘米的耕层内,侧根稀少,根瘤也比较少,固定氮的能力相对较弱。豆角根系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以肥沃、 排水良好、 透气性好的土壤为好,过于黏重和低湿的土壤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根瘤的活动。豆角对肥料的要求不高,在植株生长前期(结荚期),由于根瘤尚未充分发育,固氮能力弱,应该适量供应氮肥。 开花结荚后,植株对磷、 钾元素的需要量增加,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强,这个时期由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增加。 相关的研究表明:每生产 1000 公斤豆角,需要纯氮10.2 公斤,五氧化二磷 4.4 公斤,氧化钾 9.7 公斤,但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豆角生长过程中需钾素营养最多,磷素营养次之,氮素营养相对少。因此,在豆角栽培中应适当控制水肥,适量施氮,增施磷、 钾肥。
2、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施肥
重施基肥:豆角忌连作,最好选择三年内未种过棉花和豆科植物的地块,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当配比的复合、混肥料,如15-15-15 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高磷、钾复合、 混肥比较适合于作豆角的基肥选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用基肥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适量的增、 减施肥量。
巧施追肥:定植后以蹲苗为主,控制茎叶徒长,促进生殖生长,以形成较多的花序。结痂后,结合浇水、 开沟,追施腐熟的有机肥 15000 千克/公顷或者施用 20-9-11 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复合、 混肥料 75~120 千克/公顷,以后每采收两次豆荚追肥一次,尿素 75~150 千克/公顷、 硫酸钾 75~120 千克/公顷,或者追施 17-7-17 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复混肥料 120~180 千克/公顷。为防止植株早衰,第一次产量高峰出现后,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和侧花芽的形成,并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继续开花结荚。总之,豆角是一种可以共生固氮的作物,需氮量相对较少,但是对磷钾营养需求较多。 具体的施肥量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确定。 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追肥后必须结合浇水,要肥水结合,有肥无水等于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