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包子 介绍

介绍摘要

包子(steamed stuffed bun)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一般由面包裹着馅,主要制作材料有面粉和馅,起源于四川。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馒头之有馅者,北人谓之包子(意思是说馒头没有馅,包子有馅)。

特色包子

贾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是经商理财、运营资本的天才;同时,西安的回民有着悠久的吃苦敬业、爱国爱教的传统。贾三依靠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祖祖辈辈传下的敬业精神,历经三年初创,五年立基,十年的潜心发现,二十年的不断出新,创制出了“灌汤”形式 的、以“贾三”冠名的系列美食。“贾三灌汤包子”的价值和意义,不只是拘囿于为西安食苑填空补缺的层面,他的“灌汤包子”蕴籍着许许多多令人思考的东西。传统的小吃多大以“顶盘挑架”“沿街呼号”形式买卖,进一步发展也就出现了“明锅亮灶”“前店后家”的店铺和街市格局,而贾三灌汤包子是以“集团化”的营销思路进入市场的。贾三名下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队伍、营销策划队伍和产业开发队伍。
可以说,贾三以“灌汤包子”响名享誉,同时,赋予“灌汤包子”无限的价值和意义。贾三本着中国文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传统理论,用小小汤包做出了无限大的事业。贾三是西安小吃苑的一朵奇葩,够得上货真价实,也够得上独道独行;他在展示西安小吃区域特色的同时,更多展示了西安穆斯林饮食文化的特色。香美,鲜咸适中。
灌汤包就是包子里面有汤。灌汤包以前是北宋皇家食品.开封灌汤包不仅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开封小笼包子已有百年历史。风味独特,是开封著名食品之一。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小笼包子最初是由黄继善主持经营的。他博采各家之长、制成的包子色白筋柔,独具风味,很受食客赞誉。小笼包子原为大笼蒸制,后经黄继善师傅的改革,成了小笼包子。并对包子的面和馅,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如原来的面是由三分之一的发面和三分之二的死面,后改为只用死面,不用发面,使皮更薄,且不掉底。活面工艺要求颇严,要经过搓、甩、拉、拽,几次贴水,几次贴面的“三软三硬”的过程,才能达到要求。包子馅原掺有肉皮冻,吃多了腻口,后去掉。又以白糖、味精调馅,去掉了甜酱,馅内只放姜末,不放葱。打馅很下工夫,一直把馅打得扯长丝而不断。小笼包子随吃随蒸,就笼上桌;其形:“提起一绺丝,放下一薄团,皮象菊花心,馅似玫瑰..
上海“融智坊鲁菜”的大包子是上海地区的特色北方名吃之一,其显著特点是“个大馅多、皮薄劲道”。包子的面皮发的既松软又不失劲道,馅料取材广泛,根据个人喜好,各类蔬菜、鸡鸭鱼肉、生猛海鲜等都可以用来做馅。
融智坊大包子选料精细、做工考究、配料丰富,味道醇厚、花色品种多样,个个"丰姿夺人"。融智坊大包子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俗,制作快捷方便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
“上海融智坊”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北中路195号北蔡休闲广场206室。
1、烤包子:新疆维族的一种特色包子,类似肉夹馍。少数民族少见有自己特色的包子,新疆烤包子便是
其中比较出色的一种。
2、叉烧包:流行于广东与香港的一种在馅里放入叉烧酱的包子,味甜而独特。香港有一部以叉烧包命名的著名电影,由于电影的巨大影响,使得叉烧包之名远播北方。
3、蚝油叉烧包:广东一种加入蚝油的叉烧包,味道突现蚝油之味。
4、奶黄包:广东特有的一种甜味包子,以蛋黄做馅,是广东甜包子里最负盛名的一种。
5、小笼包:用小笼屉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笼包,南方味道偏甜,北方味道偏咸。上海南翔小笼包与四川小笼包比较有名气。
6、韩包子:成都一种比较有名的包子,由韩映斗创于1914年。特点皮薄松泡、馅
心饱满、入口化渣。
7、九园包子:四川地方特色包子。
8、龙眼包子:四川地方特色包子。
9、羊肉包子:用羊肉与白菜做馅的包子,口味鲜香独特,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
10、东河包子:福建地方特色包子。
11、灌汤包:开封特产的一种包子,因馅里有汤水儿而得名,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包子。
12、盐菜水晶包:湖南地方特色包子。
13、一品包子:河南开封地方特色包子。
14、老徽坊包子(微信):安徽地方特色包子,江南名小吃。
15、德园包子:湖南地方特色包子。
16、舍利包子:佛家的一种素馅包子。
17、二奶包:因包二奶一词流行而得名,是商家为盈利而新创出来的一种包子名,包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18、发面包子:泛指发面做的包子,大多数的包子都属于这一种类型。
19、白面包子:用白面做的包子,大多数包子都是用白面做的。
20、苞米面包子:用苞米面做的包子,素馅为主,非常好吃。
21、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馅的包子,大多数包子都是肉馅的,只是肉的种类不同而已。
22、猪肉包子:猪肉馅的包子,很多包子都是猪肉的。
23、素包子:泛指素馅的包子。
24、糖包子:用糖做馅的包子。
25、糖三角:做成三角型的糖包子,包子的一种变型。
26、火烧包:做成火烧外型的包子,肉馅居多。
27、豆包:用小豆做馅的包子,个头比较小。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28、粘豆包:用黏米面做的豆馅包子,个头比较小。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29、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馅包的包子。
30、欢喜团:用包米面团的菜团子,素馅,很好吃。
31、水煎包:相传起源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江苏丰县,山东、东北等地亦有。
32、烧卖:捏口处放大量淀粉而使形成一种开口状的蒸包,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33、蒸饺子:蒸饺子是包子的一种发展形式,其本质就是包子。
34、草包包子:济南名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因创始人张文汉先生憨厚淳朴的绰号“草包”而得名。
35、馒头:南方人把包子说成馒头,通常称带馅包子。
36、大饺子:一种做成饺子形状的大个发面包子,只流行于东北。
37、包熹婆包子:温州地方特色包子。
海外包子种类
包子在中国周围的其他民族中也广为流传,并且发展成有自己特色的包子。
在菲律宾有烧包(Siopao),外形如馒头,内馅以猪肉、鸡肉、羊肉、虾仁、鸭仔蛋等。
在日本,包子叫作中华まん,まん(man)源于“馒头”的“馒”,最常见的是猪肉馅。
在蒙古,包子称作Бууз(buuz),多用羊肉丝做馅,有时也用犛牛肉。
在越南,包子叫做饼包(bánh bao),内馅用猪肉、洋葱、蘑菇、鸡蛋、蔬菜等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