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花椰菜,又称花菜、菜花或椰菜花,花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植物,又名花菜、椰花菜、甘蓝花、洋花菜、球花甘蓝。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海岸,约在19世纪初清光绪年间引进中国。花椰菜,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也很高,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还具有抗癌功效,平均营养价值及防病作用远远超出其他蔬菜。

植物学性状

根:花椰菜的根系和甘蓝相比不是很发达,长势也不如甘蓝粗壮,且分布较浅,主要根群集中在30cm内的耕作层中,从而对肥水要求较高。在生长期间既要防旱,又要防涝,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并且要深沟高畦。但是花椰菜的须根很多,形成极密的网状圆锥体,且再生能力强,故适合育苗移栽。为了高产,育苗时都应进行一段时间的假植后再定植,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促使根系生长健壮,定植后容易成活。
茎:我省花椰菜植株呈矮壮紧凑的株型,故茎轴一般要比上海等地及国外引进品种的茎轴要短小,从而显得植株紧凑、矮小一些,俗称高脚、矮脚品种就是跟茎轴的长短有关,花椰菜的花球就着生在茎的顶端。
叶:花椰菜的叶分为外叶和内叶两种。外叶开张自外向内,叶片由小逐渐增大有叶柄,到花芽分化以后,不再增大。叶片较大,特别是叶的宽度较大。内叶无叶柄,包被花球,自外向内,叶子逐渐缩小,而外部小叶呈直立性。花椰菜的叶数、叶形、色泽和大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从第一片真叶到花球外的内叶为止,叶片总数约为18~40片,一般早熟种18~20片,中熟种25一30片,晚熟种30~40片。叶形有卵圆形、长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长披针形等。叶色有浅绿、绿、灰绿、深绿。叶片上还附有腊粉,是叶表皮细胞的分泌物,有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腊粉多少因气候、生长栽培环境不同而有差别。
花球:是整株花椰菜体现主要经济价值的产品,由短缩肉质花茎系统组成的球状贮藏器官,它是由肥嫩的茎轴和很多的肉质花梗及绒球状的花枝顶端包括许多分化到花序阶段的花芽原基聚合而成。花球是花椰菜营养贮藏器官,贮有大量营养物质,是人们食用部分。据观察,一个花球主轴上约有50~60个小花球,基部小花球粗2~3cm,中心部的小花球不足Icm。花椰菜的花球组织非常致密,在花枝顶端继续分化的花芽,能开花的是极少数。正常的花球是半球形,球面是规则的左旋辐射轮状排列,表面是颗粒状,质地致密。花球作为上市的产品,洁白匀称,表面无茸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如遇不良气候或不合适栽培环境,花球会出现“青花”、“毛花”与“紫花”等异常现象而影响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