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酸奶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酸奶
  • 外文名
    yogurt
  • 主要原料
    鲜牛奶,白糖,全脂乳粉,水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乳酸菌,钙,碳水化合物
  • 主要食用功效
    降血压,瘦身,促消化,防止便秘
  • 适宜人群
    儿童,成人
  • 副作用
  • 储藏方法
    冷藏0-6度
  • 味道
    酸甜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2018年9月,世界顶尖科学期刊《Cell》发表文章称,新的两项研究表明,服用益生菌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历史沿革

历史证据显示,酸奶作为食品至少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期的酸奶可能是游牧民族装在羊皮袋里的奶受到依附在袋的细菌自然发酵,而成为奶酪。
其中一种说法,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居住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现也称土耳其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就已经制作和饮用酸奶了。最初的酸奶可能起源于偶然的机会,那时羊奶存放时经常会变质,这是由于细菌污染了羊奶所致,但是有一次空气中的乳酸菌偶然进入羊奶,使羊奶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酸甜适口了,这就是最早的酸奶。牧人发现这种酸奶很好喝,为了能继续得到酸奶,便把它接种到煮开后冷却的新鲜羊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发酵,便获得了新的酸奶。
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生息的古代色雷斯人也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技术。他们最初使用的也是羊奶。后来,酸奶技术被古希腊人传到了欧洲的其它地方。
据十一世纪由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编写的《突厥语大词典》以及尤素甫·哈斯·哈吉甫撰写的《福乐智慧》两本书中都记载了土耳其人在中世纪就在食用酸奶了。这两部书在不同侧面都提到了“yogurt”这个词,并详细记录了游牧的土耳其人使用酸奶的方法。欧洲有关酸奶的第一个记载源自于法国的临床历史记录:弗朗西斯一世患上了一场严重的痢疾,当时的法国医生都束手无策,盟国的苏莱曼一世给他派了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宣称用酸奶治好了病人。
实际上,从语言学角度,根据酸奶这个yogurt词汇的词源研究 [early 17th cent.: from Turkish yo甁爀琀崀,它是从土耳其(突厥语词典)语言进入到英语词汇中来的。如今在土耳其里仍然使用yogurt,那么很显然酸奶的最早发明者应该是突厥人。 参考依据:《新牛津词典》、《突厥语大词典》,词条:yogurt
直到二十世纪,酸奶才逐渐成为了南亚、中亚、西亚、欧洲东南部和中欧地区的食物材料。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在研究保加利亚人为什么长寿者较多的现象时,调查发现这些长寿者都爱喝酸奶。他还分离发现了酸奶的乳酸菌,命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梅契尼可夫提出乳酸菌是人类维持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元素,于是他开始于全欧洲推广奶酪这种食品。其后,一位西班牙企业家伊萨克·卡拉索将奶酪的生产工业化,于1919年,卡拉索在巴塞罗那建立酸奶制造厂,并以自己儿子的名字Danone(达能)为商品命名,当时他把酸奶作为一种具有药物作用的 “长寿饮料”放在药房销售,但销路平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卡拉索来到美国又建了一座酸奶厂,这次他不再在药店销售了,而是打入了咖啡馆、冷饮店,并大作广告,很快酸奶就在美国打开了销路,并迅速风靡了世界。有一说法,奶酪在加入果酱果肉后,更能发挥其保护效能,对抗病毒的入侵,这种加入果酱果肉的奶酪最后在1933年,由一间布拉格的乳制品公司RadlickáMlékárna 取得专利,并于1947年由达能公司引入美国。
1969年,日本又发明了酸奶粉。饮用时只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即可。

酸奶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酸奶可分为4类: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

酸奶酸乳

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制成的产品。

酸奶发酵乳

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产品,没有菌的限定。

酸奶风味酸乳

酸奶里除了奶/奶粉,还添加了其他成分,如食品添加剂、果蔬或谷物杂粮等。只要满足奶/奶粉含量超过80%、蛋白质含量≥2.3%即可。

酸奶风味发酵乳

除了奶/奶粉,接种发酵后,还添加其他成分,且没有菌的限定。

使用须知

酸奶认识误区

1、喝酸奶饮料并不减肥
酸奶是由优质的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本质上属于牛奶的范畴;而酸奶饮料,只是饮料的一种,不是牛奶。喝酸奶有助减肥,而喝酸奶饮料只会适得其反。一般来说,酸奶饮料都是加入过多糖分的饮品。所以,喝酸奶饮料减肥会导致你摄入过多的热量。
2、低脂酸奶更瘦身
酸奶是可以帮你减肥的,但是,想要达到更好的瘦身效果,就要选择低脂酸奶。脂肪摄入过量也是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低脂酸奶所含的钙质能帮助你加快燃脂,还不会有脂肪摄入过量的情况出现,对健康减肥非常有利。
3、喝酸奶减肥不能过量
不要以为酸奶能减肥就大喝特喝,无论是什么食物,都要适可而止,喝得过多酸奶会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分泌,降低食欲。胃酸过多、常常觉得脾胃虚寒、腹胀者,更不宜多饮。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每天250克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4、只喝酸奶不能帮你瘦
酸奶的确是减肥的圣品,不仅美味,还能加快脂肪燃烧。但是,只喝酸奶减肥并不科学,不仅会让你在恢复饮食的时候代谢下降,还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对健康和瘦身都没有好处。
5、酸奶断食法并不瘦身
酸奶断食法是非常流行的减肥方法之一,但是,并不是流行就是好的。健康饮食才是减肥的王道,在热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身体就会进入自我保护的模式,而摄入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也就让你无法瘦下来咯!
6、宵夜喝酸奶很享受
晚上吃得过多而运动过少会导致热量无法充分消耗,长期下去就会造成肥胖。所以,晚上吃得少就是非常有效的减肥秘诀。但是,为了防止晚上能量不够,可以在晚饭后喝一些低脂酸奶,它在增加饱腹感的同时还能减少热量摄入哦!
7、咸酸奶会让你增肥
咸优格中盐巴所含的钠,会把水分留在体内,反而增加体重,不仅不能减肥,还会让你越减越肥。研究表明,人在1天当中只能摄取6g盐,除却正常饮食,咸优格减肥法会导致盐摄取过量,是妨碍减肥的饮品之一。
8、酸奶是除皱养颜的好帮手
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及其他一些如柠檬酸等有机酸,其稀释液具有明显的杀菌和防腐作用,被誉为黏膜组织的“清洗剂”,有助于软化皮肤的黏性表层,去掉死去的旧细胞。酸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脸部的皱纹也就随之消除。酸牛奶中所附函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能组止皮肤角质化和干燥,使皮肤白嫩且富有弹性与光泽,避免皱纹的产生。
9.并非量越大越好
许多人喜欢喝酸奶,甚至把它当成了饮料,每天好几瓶。专家指出,喝酸奶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保健食品身份的酸奶,更要控制量。专家指出,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功效的功能性食品,不能像普通食品一样随意大量食用,而是要注意适宜人群和用法用量,不要过量食用。
10.空腹别喝饭后喝
胃酸过多的一定避免饭前喝。由于胃酸有杀菌功效,因此,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喝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一般选择饭后喝效果比较好。但是除非特别饥饿,否则饭前的胃中往往存在一定量的食物,而非完全排空,胃酸的含量也并不是很高,所以,乳酸菌未必被全部杀死。再者,现今的酸奶酸度低,糖分较多,加上蛋白质和胶质的保护作用,通常不会对健康人的胃造成大的刺激。
11.只能冷藏不能加热
很多人知道酸奶里千千万万的“菌”是好东西,但却不知道如何留住它们。南庆贤教授介绍,在酸奶刚生产出来时,里面都是活菌,只有冷藏才能将活菌很好地保留下来。还有人喜欢把酸奶热了喝,这种做法更是暴殄天物了。
12.想喝水果酸奶自己加
专家提醒,如果想丰富酸奶的口味,不妨自己在家添加,果料、果酱、果浆都是经过多道工艺加工的,其天然性当然不如新鲜的水果,如果想增加酸奶的口味,不妨自己在家把水果切块后放进酸奶。
13.酸奶不是越稠越好
很多消费者认为酸奶越稠越好,但其实很多很稠的酸奶只是因为加入了各种增稠剂,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明胶,过多的增稠剂虽然满足了口感,但对身体并无益处。
喝一大杯酸奶(200毫升左右),再吃一片全麦面包/一碗燕麦粥。买低糖酸奶或低脂酸奶(脂肪含量1.0~1.5%)当然可以。如果没有,用蛋白质含量>2.3%的普通酸奶也没有关系。注意不要买蛋白质含量<1.0%的,那不是真正的酸奶。

酸奶饮食须知

酸奶切记不要空腹喝,因空腹时饮用酸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
饮用时,最好不要加热,因酸奶中的有效益生菌在加热后会大量死亡,营养价值降低,味道也会有所改变。
牛奶量能够供你喝两天为宜,约500毫升,做多了放置的时间过长,酸奶会变得太酸,那样就不好喝了。
容器最好选市场上卖的那种冰箱和微波炉兼用保鲜盒,这种容器密封效果好,酸奶不易变质。
做酸奶时不要放糖,吃时再放口感更好。

酸奶储存方法

(1)方法之一 在100kg脱脂乳(乳脂含量低于3%)中加入70kg蔗糖、10kg葡萄糖,接着在20MPa压力下进行均质,然后加热至98℃,保温2.5min后进行灭菌。灭菌后迅速冷却到30℃,再添加0.25kgIST发酵剂搅拌均匀,并在此温度条件下发酵。当pH值达到4.2时,停止发酵,即为凝乳型酸奶。
将按上述方法制得的酸奶冷却至15℃时,添加食用级柠檬酸,并调整pH值为4.1,然后搅拌该混合物,并加入29kg柑橘果胶液及3.5kg橘子香精。柑橘果胶液的配制方法为:在27kg水中加入2.2kg柑橘果胶,搅拌均匀,最好通过胶体磨将上述混合物料在20MPa条件下均质,后加热至51℃,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加热介质与物料的温差不能高于5℃。当温度达到51℃后,迅速准确进行温度校对。并使之冷却至32℃,注意冷却介质温度与物料温差不能高于5℃。当物料冷却至32℃时,在20MPa压力下再次进行均质,然后加热至90℃,保温30s,注意在加热及保温阶段应不断进行搅拌。另外,升温杀菌时,加热介质与物料之间温差同样不能超过5℃。最后将杀菌后的物料冷却至22℃,并在此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包装,即得最终产品。此时进行细菌数检验,其结果为90个/mL。如将此产品在室温下贮存,6个月后无乳清分离及风味变质现象。
(2)方法之二 重复1中的各项操作,但控制参数需略加改变,即当物料加热至90℃,保温30s杀菌后,将冷却的温度由22℃变为30℃,并在此温度下包装。所制得的产品在15℃下贮存6个月,其结果仍无乳清分离及风味变差等质量事故发生。
(3)方法之三 重复方法一的各项操作,但在配方中未添加糖及水果香精。将按上述配方制得的产品进行无菌包装后,其细菌数为92个/mL。产品经6个月贮存后,无乳清分离及沉淀产生,其风味犹如新鲜产品。
(4)方法之四 重复方法一的生产操作,但在以下几个工艺参数发生改变,其一是橘子香精改为树莓香精(又称复盆子)。其二是在升温至51℃及由51℃降至32℃过程中,加热介质及冷却介质与物料温差为8℃。按此工艺及配方制作的产品在室温下贮存6个月后,既无乳清分离形成,又无沉淀产生,其风味亦没有改变。
(5)方法之五 产品的生产过程仍然没有改变,但在最后一道均质后,将物料灌装在玻璃瓶中,然后在9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30s灭菌。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按这种方法制得的产品在室温条件下贮存6个月检测,产品风味无变化,无乳清分离及沉淀生成等质量事故。

酸奶注意事项

1.所有菌种酸奶不可以加入果料的,更不用说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微波炉加热常常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用勺子搅拌一下再试温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杯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还原奶(用奶粉还原成的牛奶)都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为了保证酸奶的质量,可以去药店采购一些金双歧作为纯菌种(金双歧的质量那是没得说的。而且这样发酵的酸奶里富含双歧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有益健康)
8.喝酸奶的最适宜时间是在饭后,饥饿时胃酸过高可杀死乳酸菌;
9.酸奶具有轻泻作用,婴儿不宜;
10.为了保留酸奶所含益生菌的活性,喝酸奶前后最好别喝热饮。也不要喝浓茶、不要服用抗生素。
11.酸奶不能加热喝。夏季饮用宜现买现喝,冬季可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再饮用。
12.酸奶不要空腹喝。
当你饥肠辘辘时,最好别拿酸奶充饥,因为空腹时胃内的酸度大(pH值2),乳酸菌易被胃酸杀死,保健作用减弱。饭后2小时左右,饭后胃液被稀释,胃内的酸碱度(pH值上升到3~5)最适合于乳酸菌生长(适宜乳酸菌生长的pH值酸碱度为5.4以上)。因此,这个时候是喝酸奶的最佳时间。不过对于便秘的人来说,饭前喝酸奶反而有助于排便。而对于其他肠胃功能正常不存在腹泻的人,只要不是特别饥饿,饭前饭后都可以喝。
13.不宜与抗菌素同服。
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使之失去保健作用。不过,这并不影响酸奶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消化吸收。
14.饮后要及时漱口。
随着酸奶和乳酸系列饮料的发展,儿童龋齿率也在增加,这是与乳酸对牙齿的腐蚀作用有关。所以,喝完酸奶后要及时漱口,或者最好使用吸管,可以减少乳酸接触牙齿的机会。
15.酸奶需要冷藏。
酸奶需在4℃下冷藏,在保存中酸度会不断提高而使酸奶变得更酸,如果保管条件好,酸奶不会变坏,否则会使酸奶生长菌、酵母或芽孢杆菌而使其变质,这样的酸奶不能食用。夏天热时购买酸奶一定要看卖奶的有没有冰柜保存,否则很难保证酸奶的质量。若成品不凝结,说明制作失败,不能饮用。
给婴儿喂食注意事项
应与婴儿配方奶粉混合使用,一般调好奶粉后,兑占总体积三分之一的名牌酸奶,单纯只喂酸奶是不宜的,主要是考虑营养均衡。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配好的奶不易坏。其他的担心如酸性腐蚀胃肠,甚至担心破坏益生菌都是不科学的(酸奶自己就是益生菌的产物)。
酸奶不可以随意搭配酸奶和很多食物搭配起来都很不错,特别是早餐配着面包、点心,有干有稀,口感好还营养丰富。但千万不要和香肠、腊肉等高油脂的加工肉品一起食用。因为加工肉品内添加了硝,也就是亚硝酸,会和酸奶中的胺形成亚硝胺,是致癌物。如果和腌制品食物同食,最好配上新鲜水果,可以防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因为水果里的维生素C会优先与腌制品里的亚硝酸钠反应。酸奶还不宜和某些药物同服,如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它们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 爱喝酸奶的你请记住,酸奶很适合与淀粉类的食物搭配食用,比如米饭、面条、包子、馒头、面包等。
酸奶营养素、能量密度均较高,含有营养素多达20余种,特别是一杯酸奶(150毫升)可以提供婴幼儿30%的能量和钙质以及10%左右的蛋白质。
简单地说,如果你的孩子(1~3岁)每天喝150毫升酸奶,就等于满足了他全天生长发育需要的1/3的能量和钙质。酸奶和人奶很相似,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消化系统不成熟的婴幼儿。
酸奶能促进脑发育。酸奶中含半乳糖,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类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两岁之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保证充足的能量和半乳糖供应,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
酸奶可能预防腹泻。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酸奶中含充足的乳酸菌,并且有适宜的酸度,常饮酸奶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的产生,提高免疫能力。因而能够预防腹泻或缩短慢性腹泻持续的时间,减少急性腹泻的发病率。有学者认为,每天饮用0.5~0.75千克的酸奶,可以治疗腹泻。酸奶治疗腹泻要比抗生素更好,因为饮用酸奶可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酸奶能提高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敏感性,因此非常有益于婴幼儿的健康。

质量识别

酸奶是由鲜牛奶发酵而成的,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尤其对那些因乳糖不耐受而无法享用牛奶的人来说,酸奶可以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有很多酸奶已经被制成了充满糖分和各种加工水果的“甜点”,而商家正是利用这些“包装”将它伪装成健康食品。因此,在购买时最好选择普通的酸奶,必要时自己加入一些水果。
酸奶出现品质问题(不凝固或凝块不紧密、脆弱、乳清分离、稀汤状)的原因很多,影响酸奶品质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原料奶中掺水,干物质不足。掺水达15%时,酸奶凝块漂在乳清中。
原料奶凝固的能力降低,酸奶凝块脆弱或呈稀汤状。
以注射过抗生素牛的牛奶生产酸奶会致酸奶不凝,乳液发甜。
车间环境、设备被噬菌体污染,使发酵过程缓慢甚至终止;残留的清洗溶液和消毒剂也会致发酵作用终止,使凝块脆弱、乳液发甜。
菌种选择不当或菌种单一,发酵温度不适合,发酵时间不够等原因致使酸奶的风味与香味不足。
菌种不纯或生产设备管道等被产气菌污染,造成酸奶有气泡,口感发辣,如果被酵母菌污染则有馊味。

时尚吃法

可作百余种时尚酸奶套餐料理。
例如:水果酸奶沙拉:简单做法:小番茄、苹果丁、梨片、葡萄、樱桃、草莓、香蕉、橘子,放在盘内,淋上酸奶和糖即可,好吃极了。
酸奶凉面:酸奶胡萝卜苹果汁,酸奶冬瓜汁,酸奶香蕉芹菜汁,酸奶柠檬汁,等各种水果汁,酸奶绿茶,酸奶珍珠奶茶,美味任意调,酸奶水果冻冰棒,冻冰块,再好吃不过了!
豆奶酸奶:把豆浆与牛奶在不锈钢锅中调匀,加热至45度关火。加入乳酸菌粉搅拌后,将锅盖盖上,放入焖烧锅外锅中静置6~10小时变成布丁状即可。
无糖酸奶:木糖醇与蔗糖有相同的甜度,口感甚佳,是国际公认的食糖替代品。木糖醇能快速参与人体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肠燥便秘之人食用;适宜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患者食用;适宜癌症患者,尤其是消化道癌症病人食用;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也可作为美容食品食用;妇女长期适量饮用酸牛奶,可使皮肤滋润、细腻、有光泽
胃酸过多之人,则不宜多吃;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腹泻或其他肠道疾患的患者不适合喝酸奶。

各种酸奶

酸奶玉米酸奶

玉米预处理—→浸泡—→磨浆—→玉米浆—→过滤—→调配—→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前发酵—→后发酵—→成品
操作要求
玉米预处理:挑选无霉变的优质玉米粒,除杂后用粉碎机去皮,去皮尽量完全,以免产品因粗糙而影响口感。
浸泡磨浆、过滤:用6~8倍的水浸泡玉米至粒中心吸水软化,用7倍的80℃热水掺拌磨浆(胶体磨),得到玉米浆。用100目筛过滤除去粗渣。
调配均质、杀菌冷却:玉米酸奶最佳配方为:玉米浆:牛奶=1:2,蔗糖加入量为10%,稳定剂为琼脂、黄原胶和单甘酯,按0.2%、0.05%和0.05%比例加入。按配方要求将原辅料混匀后均质,在90℃杀菌15分钟,然后冷却至40%。
接种发酵:接入4%的混合菌种(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在42℃前发酵6小时,再置于0~5℃环境中后发酵12小时即得成品。
产品评价:玉米酸奶为乳黄色或浅黄色凝乳,质地均匀,无气泡无分层,有玉米清香味和奶香味,口感细腻,有少量乳清析出。

酸奶花生酸奶

1.工艺流程。
花生仁→烘炒→脱皮→洗浸→海藻酸丙二醇酯、黄原胶→磨浆→分离→煮沸杀菌→均质→降温→接种发酵剂→灌装→发酵→冷贮→质检→成品。
2.生产发酵剂的制备。
将脱脂奶粉配成10%的溶液,在121℃条件下保温30分钟杀菌。当液温降至42℃时,以1:1的比例按接种母菌量的2%接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在43℃恒温箱培养48小时后取出,置于4~5℃温度下保存待用。
3.花生乳的前处理。
将花生仁与稳定剂磨浆分离后,抽入冷热调制缸加热煮沸,当温度达到80℃以后,液面起泡为假沸,可撇去部分泡沫,以保证质量。当温度达到94~96℃时,2分钟即停止加热,降温至75℃时均质,均质后料液中蛋白质和脂肪微粒充分乳化,使花生乳品稳定。将均质后的花生乳冷却到40~45℃。
4.接种灌装。
将上述处理好的花生乳浆在无菌条件下加入3%~5%的乳酸菌生产发醉剂,充分搅匀后,将专用玻璃瓶及瓶盖灭菌消毒后迅速地连续灌装封瓶。
5.发酵冷贮。
将灌装好的花生酸奶瓶推入发酵室在42℃的恒温条件下发酵3~4小时,当花生酸奶的pH为4~4.4时推出发酵室,然后进入冷贮室在30分钟之内冷却到10℃以下,并在3~4℃条件下贮藏24小时后质检。

区别

乳酸饮料为了增加保质期,大都添加了防腐剂,其营养价值远远不及酸奶。一般的酸奶配料是把牛奶放在第一位的,而乳酸饮料是把水放在第一位的。市场上很少存在100%的纯酸奶,一些商家考虑到口味儿问题,会多少添加一点糖,而酸奶加糖就属于调味酸奶了,在蛋白质的含量上就打了折扣。
酸奶:是鲜牛奶经灭菌消毒后加入酸(如柠檬酸)或发酵的乳酸杆菌调制而成,一般不含活性乳酸菌。酸奶容易变质,宜现做现喝。
乳酸饮料:属配制型饮料,不需发酵,只需将各种配料混合均匀,加入酸味剂制成乳浊液即可。乳酸饮料不含任何乳酸菌,其保质期可达6个月。
乳酸菌食品或饮料属发酵型产品,如酸乳酪和某些酸奶,其原料里接种了有益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原料中的一部分糖被分解,产生出一些其它营养物质。
概述
牛奶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乳糖,但由于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响了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这些人喝牛奶后胃部不适甚至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这也是很多人不喝牛奶的原因,此时可以选择酸奶来代替牛奶,而不必担心乳糖。酸奶因含乳酸菌;牛奶中的乳糖可被乳酸杆菌发酵转化成乳酸,乳糖不耐受者饮用酸奶不会出现腹泻症状,正好解决了这一部分人喝牛奶可能产生的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酸奶饮料(而不是酸奶)是由牛奶、水和酸味剂配制的,这样的产品还会含有乳糖,也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状。
酸奶在饮食方面,老、弱、病、妇人及幼儿适宜食用;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皮肤干燥、肠燥便秘以及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消化道癌症等病症者适宜食用;使用抗生素者和年老体弱者宜常喝酸奶;此外,酸奶还可作为美容食品食用。虽说酸奶滋阴补虚,诸无所忌,但胃酸过多的人不要多吃。

其它备注

酸奶选购:打开酸奶后先看酸奶的形状,正常情况下,凝固型酸奶的凝块应均匀细密,无气泡,无杂质,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搅拌型酸奶是均匀一致的流体,无分层现象,无杂质。正常的酸奶颜色应是微黄色或乳白色,这与选用牛奶的含脂量高低有关,含脂量越高颜色越发黄。
酸奶中的某些菌种及所含的酸性物质对牙齿有一定的危害,特别是晚上喝完,想想晚上7、8个小时,否则容易出现龋齿,所以饮后要及时用白开水漱口。
不要用酸奶代替水服药,特别是不能用酸奶送服氯霉素、红霉素、磺胺等抗生素及治疗腹泻的一些药物;空腹不宜喝酸奶,在饭后2小时内饮用,效果最佳。
吃酸奶时,盖子上经常沾有酸奶,很是浪费,如果把酸奶放入电冰箱内冷冻30分钟后取出,盖子上就不会沾有酸奶。酸奶表面虽有点冻,但中间不会冻,别有味道。
酸奶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蔗糖作为发酵促进剂,有时还会用各种糖浆调味,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对牛奶过敏的人也不能喝酸奶;过量饮用酸牛奶,会使胃酸浓度过高,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市场上常见的两种酸奶制品,一种是由鲜牛奶添加两种菌类(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后,发酵制成的传统酸奶;另一种是前者发酵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另外两种乳酸菌类(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菌酸奶,其在标识上通常有“益生菌”字样。

发展策略

我国乳品工业起步较晚,产品结构单一。要改变以奶粉为主的产品格局,产品上要大力发展液体奶的生产,如酸奶、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菌饮料等。特别是以新鲜为主要特点的杀菌奶、超长保质期奶(ESL奶)、酸奶、果蔬汁乳、营养强化乳等产品。奶粉要适当增加全脂奶粉生产,大部分作为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但要增加功能性奶粉、配方奶粉生产。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如膜分离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有利于保持乳品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国外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乳品灭菌及浓缩、乳品的标准化、乳蛋白浓缩、乳清的回收与加工利用等。再如冷冻干燥技术能有效地防止热敏感物质的氧化变质,防止产品表面硬化,增强复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免疫乳及其制品应采用此种加工技术。
我国乳品机械也要适应乳品生产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更新,增加设备品种,开发多效蒸发器,降低能耗,开发高温短时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设备,提高分离机械技术水平,提高消毒乳、低脂奶、风味奶、酸奶、奶油、干酪的成套设备水平。

市场状况

《2012-2017年酸奶行业投资决策调研与趋势咨询报告》内容显示,在众多乳制品品种中,酸奶是我国乳制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不仅产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其销量增长速度更是高达4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乳制品细分领域发展。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城镇居民的年均酸奶消费量复合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超出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酸奶还是钙的良好来源虽然说酸奶的营养成分取决于原料奶的来源和成分,但是一般说,酸奶比原料奶的成分都有所提高,一方面因为原料质量的要求高,另一方面因为有些酸奶制作中加入少量奶粉。所以一般来讲,饮用一杯150克的酸奶,可以满足10岁以下儿童所需的一大钙量的1/3、成人钙量的1/5。益生菌是指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一类肠道生理细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乳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