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产地
    上海
  • 分类
    上海菜
  • 口味
    鲜嫩
  • 中文名
    家常黄鱼
  • 主要食材
    黄鱼,葱姜蒜黄酒
家常黄鱼是一道上海市的传统名菜,属于沪菜系。按照上海普通百姓家中日常烧鱼的方法烹制,故名[1]。此菜色泽金红,卤汁不腻,鱼肉酥嫩,味道鲜美。黄鱼刮鳞、去鳃、挖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两侧每隔1.5 厘米刻一斜刀纹;猪腿肉切片;黄鱼用酱油5克浸渍,使其渗入咸味;炒锅置旺火烧热,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冒清烟时,放入黄鱼,煎至鱼身两面呈现金黄色,倒入漏勺沥油;锅里留底油15克,放入葱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再放肉片、笋片煸炒,接着放入黄鱼,放入黄酒、酱油10克、白糖,略烧一下;再加热水300毫升,烧开后

所属菜系

上海菜

适合人群

一般人均宜于食用。贫血、头晕及体虚者更加适合。

制作材料

主料:大黄鱼(500克)
辅料:春笋(50克)猪腿肉(75克)
调料:小葱(5克) 姜(5克) 味精(2克)大蒜(5克)香油(15克) 黄酒(20克) 猪油(炼制)(40克) 酱油(15克) 白砂糖(5克)

制作工艺

1. 黄鱼刮鳞、去鳃、挖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两侧每隔1.5 厘米刻一斜刀纹;
2. 猪腿肉切片;
3. 黄鱼用酱油5克浸渍,使其渗入咸味;
4. 炒锅置旺火烧热,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冒清烟时,放入黄鱼,煎至鱼身两面呈现金黄色,倒入漏勺沥油;
5. 锅里留底油15克,放入葱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再放肉片、笋片煸炒,接着放入黄鱼,放入黄酒、酱油10克、白糖,略烧一下;
6. 再加热水300毫升,烧开后,改用小火烧10 分钟左右;
7. 再端回旺火上,用漏勺轻轻地将黄鱼捞出装盘;
8. 锅里留下卤汁,加入味精,淋上香油推匀,收稠汤汁,浇在鱼身上即成。

工艺提示

1. 加工黄鱼,不必剖腹,用筷子从口中搅出肠肚,冲洗干净即可烹制;
2.煎鱼时,锅先烧热,用油滑锅,猪油烧至冒清烟,即八成油热以上,则不易粘锅。

菜品口感

口味:咸鲜味
此菜色泽金红,卤汁不腻,鱼肉酥嫩,味道鲜美。

食谱相克

大黄鱼: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不宜与荞麦同食。
猪腿肉: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历史文化

家常黄鱼,按照上海普通百姓家中日常烧鱼的方法烹制,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