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海蜇 介绍

介绍摘要

海蜇(seajelly,or jellyfish, nettlefish)hǎi zhé ㄏㄞˇ ㄓㄜˊ(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 。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约一米五,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海蜇,俗称为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和海(虫宅zha)等。

生活习性

海蜇水母体在海洋中浮游生活,栖息于近海水域,尤其喜栖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在3~20米,有时也达40米,水温8~30℃,适宜水温13~26℃,盐度12‰~40‰,适宜盐度14‰~32‰,喜栖光强度2400勒以下的弱光环境,在静水浮游速度4~5米/分钟,风向、风力海流和潮汐等因素对海蜇的水平分布有明显影响。海蜇为生活在近海营浮游生活的暖水性水母,自泳能力较弱。靠发达的内伞环状肌有节律的伸缩,挤压下伞部的海水而获得前进的动力,依伞顶部的方向作缓慢游动,随波逐流。喜栖息于半咸水、底质为泥、泥沙的河口附近海域,对淡水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干旱的年份可随潮进入河道。在风平浪静、多云、阴天或黎明、傍晚,一般都浮在水的上层或表面;遇有大风、强光照射或夜晚则活动于水的下层。海蜇的中央口及口腕基部愈合,依靠口腕和肩板上众多的吸口及其周围的触指上的刺细胞捕吸食物和防御敌害。主要以小型浮游甲壳类、硅藻、纤毛虫以及各种浮游幼体等为食。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幼蜇切除口腕后,一周即能再生。其螅状体切成数段后能形成多个生长正常的螅状体。海蜇的肩板和口腕周围常有水母虾(Latreutes anoplonyx)和玉鲳(Icticus pellucidus)共生,当有敌害接近时,虾立即躲入其内,引起海蜇伞部收缩,瞬间潜入深水,逃避敌害。
海蜇在浮浪幼虫阶段不摄食,至变态为4触手螅状体幼虫时才开始摄食。触手是捕食器官,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碟状幼体具有1个方形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随着生长发育口腕形成,大约发育到伞径20毫米时,中央口封闭,为幼蜇。幼蜇至成长为成体阶段的摄食,是以口腕和肩板上出现的许多吸口来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其饵料种类很多,主要为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涟虫类、端足类、纤毛虫类、贝类幼体和其他浮游动物幼体。
海蜇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2℃,适宜水温20~24℃;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8~32,适宜盐度18~26。喜栖光强度2400勒以下的弱光环境。
海蜇水母体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岸水域,尤其喜居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5~20米,有时也达40米。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和俄罗斯远东海域。中国沿海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的广阔海域都有海蜇分布。
由海浪和空气摩擦面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海蜇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得到信息,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把海蜇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