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酸菜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酸菜
  • 英文名
    ChinesesauerkrautpickledChinesecabbage
  • 主要食材
    白菜,青菜,白萝卜,油菜,芥菜
  • 分类
    腌菜
  • 口味
    酸爽
  • 营养
    维生素C,氨基酸,膳食纤维等
  • 其他名称
    泡菜、咸菜
酸菜,是中国一些地区和德国存在的一种泡菜。古称菹(zū), 《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在《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描述,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即类似今天的酸菜,由此可见,中国酸菜的历史颇为悠久。

古籍记载

“腌藏”的方法,是用盐撒在白菜上,把它排列放整齐,再压紧了,一个月后捞出来晒干,可久放不坏,称冬菜。由于腌干菜不如鲜菜好吃,到了清朝,这种腌菜逐渐发展成为酸菜,也是一种保鲜的办法。谢墉的《食味杂咏·北味酸菜》记载了酸菜的制法:“寒月初取盐菜入缸,去汁,入沸汤熟之”。腌菜即白菜冬天以淡盐水浸之,一月而酸,与南方作黄韭法略同 。而北方黄芽白菜肥美,腌成酸菜,韵味绝胜,入之羊羹尤妙。这里所说酸菜的制法与今基本相同,“入之羊羹”即“酸菜氽羊肉”。

分布地域

酸菜东北地区

过去,东北人的家里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
一是酸菜缸,
二是腌酸菜用的大石头。
贫苦人家如此,豪门富户也如此。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作物,人们为了在冬天吃到绿色蔬菜而发明了腌酸菜这种冬贮大白菜的方法。当年张作霖的大帅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还是不够吃。张大帅的儿子,亦即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少将,官拜解放军海军参谋长,文革时遭迫害,弥留之际,最想吃的就是酸菜。
东北酸菜的原料,就是当地人习以为常的大白菜。腌酸菜时,首先要挑好白菜,然后摘去残根烂叶、大叶黄叶,在太阳底下晒几天,用清水洗净后,再一棵棵、一层层地在大缸里摆放整齐,菜顶压一个大石头后,加入生水或者凉白开(最好是凉白开)浸腌起来,密封存放,在寒冷的环境中让菜慢慢紧缩,发酵,三十天以后便大功告成。赶上降温,便要透过冰碴从缸中取出酸菜。这种方法叫生腌,还有一种熟腌,所需要的时间要短一些。先烧一锅开水,把洗净的白菜放在锅里烫一下,放凉后再压进缸里,这样腌30天后就能炖熟食用了。

酸菜西南部

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的酸菜:又叫泡酸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这是在四川家喻户晓一种开胃菜。吃起来的口感很好,如果腌制的时间不久的话,在吃的时候才有一点“脆”。可以说是“脆”中带酸。也称得上是美味。

酸菜山西北部

在山西北部,尤其是雁北地区,到秋分过后也会腌浸酸菜。
德国亦有酸菜。

科学解释

酸菜酸香

酸菜是中国人喜欢的食品,每年到了秋天,白菜,青菜,萝卜收获的季节,各家各户都会选恰当的时间,腌浸过冬食用的酸菜。整个操作过程要求在无油、无面粉、无菌的状态中进行,密封腌制一个月后再炖熟食用,酸香浓郁,让人回味。因为冬季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各种霉菌难以繁殖,所以冬季1~5度的室温里最适宜浸制酸菜,而且酸菜成品成型最好;最卫生安全;味道也最好。而南方酸菜则是现做现吃二十四小时就可以吃,味道更是酸脆爽,最具典型的就是富源酸菜。
酸香味醇、清淡爽口、采用自然抑菌,富含氨基酸(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有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不含有防腐剂和色素,是一种绿色天然的健康食品。酸菜是将新鲜白菜经一定的加工方法使其具有一定的酸味,有的酸菜好吃,有的酸菜不好吃,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酸菜的香气,酸菜是因为香才好吃而不是因为酸才好吃,只有腌制的酸菜才有香气才好吃,兑制的酸菜只有酸,而没有香,所以不好吃。
酸菜香气的由来:酸菜一直以其特有的酸香气味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酸菜是因为酸才香吗?其实不然,只有经精心腌浸的酸菜才会有这种香味,原因是酸菜的香气主要是植物酵素将青菜,白菜中的植物糖分解,大部分由植物糖转化成有机酸而使蔬菜变酸香,少部分由于分解不完全而生成酒醇,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酯类是有特殊香气的,例如:乙酸乙酯存在于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水杨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中。高级和中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形成的酯是酯蜡的主要成分。在中草药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广泛分布,如乌梅、五味子,覆盆子等。常见的植物中的有机酸有脂肪族的一元、二元、多元羧酸如酒石酸、草酸、苹果酸、枸椽酸、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亦有芳香族有机酸如苯甲酸、水杨酸、咖啡酸(Caffelc acid)等。除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外,一般都与钾、钠、钙等结合成盐,有些与生物碱类结合成盐。脂肪酸多与甘油结合成酯或与高级醇结合成酯蜡(高分子一元醇的长链脂肪酸酯称为真蜡,如蜂蜡的主要组分是长链一元醇(C26~C36)的棕榈酸酯,在化学结构上不同于脂肪,也不同于石蜡和人工合成的聚醚蜡,故亦称为酯蜡)。有的有机酸是挥发油与脂的组成成分。在有酸或有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也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醇。所以品质好的酸泡菜含有有机酸、酯、植物酵素,因此酸香味醇,开胃生津,深受人们喜爱。
酸菜中的“酸香”是植物酵素自然发酵使蔬菜中的植物糖分解,大部分由植物糖转化成酸性物质(有机酸),酸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醇、氨基酸等形成了酸菜独特的鲜酸风味,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低级的酯是有香气的挥发性液体,高级的酯是蜂蜡状固体或很稠的液体。几种高级的酯是脂肪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其中的色氨酸能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氨基酸是一种营养物质,而不是一种活菌。
谈起腌浸的食品,如今人们会恐惧,那么细菌和病毒是怎么来的?都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不讲科学,制作的过程中,污染到了致病的有害物质和各种霉菌、细菌、病毒造成的结果。霉菌是致癌菌的一种,细菌是各种病毒的滋生体,如果你了解了有氧菌和无氧菌所具有的特性,那么你对各种致病菌就不会那么恐惧了。有害菌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的活菌,环境氧要求5~8%,在高温或绝对无氧环境下不能生长。螺旋杆菌是胃炎久治不愈的真正祸首。而质量好的酸菜在腌浸时,需要认真清洗、开水烫焯白菜、排氧发酵、腌制一个月后,在亚硝酸盐消失以后炖熟煮透食用,炖煮的酸菜有效的杀灭了,各种病毒、细菌,但是不能驱除霉菌的毒性,所以最可怕的是霉菌的毒性,无氧菌在接触到氧气立即消失,酸菜只有自己亲自腌浸才可以安全放心的食用。如今的食品加工行业,加工者的人品与所加工的食品原料,以及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一样没有保障,让人失望。如果是专业知识缺乏,就应该学习改进,做最科学、最卫生、最有效的改进,否则有谁还会再买那些,用错误的方法做出来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如果腌浸过程污染到了其它杂菌,那些杂菌能产生亚硝酸,有些能合成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实验证明,亚硝胺能致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腌酸菜生产工艺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业化生产的酸菜采用纯植物酵素,控温发酵,能抑制杂菌生长,所以不含有杂菌合成的致癌物质“亚硝胺”。

酸菜注意事项

●酸菜炖熟煮透了才可以食用,如果长期贪食质量差、食品卫生差,霉变、腌浸时间短的酸菜,则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结石。
●食用污染了杂菌、霉变、因腌浸时间短导致含亚硝酸盐过多的酸菜,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变成失去带氧功能的高铁血红蛋白,令红细胞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出现皮肤和嘴唇青紫、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心悸等亚硝酸中毒症状,严重者还能致死。
●霉变的酸菜有明显的致癌性,不可食用。
●冬季是制作腌菜或泡菜的最佳季节,其他季节也可制作,但不如冬季的质量好。

现实散文作品记载

关于酸菜,作家沙泊柳在最新刊登的散文《幸福的酸菜》中也有所描述,作品表述了东北酸菜在贫困时期对于北方人的重要意义,还有酸菜的用材、腌法、腌制的温度特征,以及民间的吃法。据该文总结:

酸菜重要意义

酸菜可谓东北美食的一大特色,也曾记录着物质匮乏时期东北人的幸福。因为这里的冬天太冷,大地也只是春末到秋天这段时间生长庄稼。所以,乡村人在秋天考虑最多的不仅是粮食丰收问题,还有冬天吃菜的问题。早些年运输不发达、没有温室大棚,冬天储存蔬菜就成了大事儿。

酸菜酸菜用材

真正的东北酸菜用的是大白菜。这种白菜在夏天后期播种,之前的土地耕种期可以种一些瓜和油菜之类的春夏季短生长期作物。

酸菜腌制方法

每年的秋末,把大缸清洗出来。把大白菜去了外面的叶子,放一放,让白菜散发一些水分。再把收拾好的大白菜紧密地摆在缸里。一边摆白菜一边放盐,最后倒上水,再压上一块大青石头.....过了二十多天,掀开那块石头。选择性地从里面掏出一棵腌白菜,从外到里把菜叶撕掉,剩下里面的“菜心儿”,尝上一口,酸了。这说明大白菜已经酸透,彻底成了酸菜。

酸菜温度特征

传统的酸菜都是农家用一口大缸放在外屋里腌,冷的时候酸菜缸上带着冰。后来曾经问过经验丰富的老娘,问她为什么不把酸菜缸放到温度高的屋子里,那样拿酸菜的时候就不会冰手了。她说酸菜缸放屋里味儿太大,而且酸菜在温度高的地方还会腌烂发臭。

酸菜民间吃法

酸菜的吃法多样——可炖可炒也能做配菜。酸菜的经典吃法大概就是炖了,很多人都吃过氽白肉、白肉血肠,这都是炖法。至于炒法,一般人也都知道,比如酸菜炒粉条,也叫渍菜粉。但是相信另一种酸菜吃法是很多人在饭店里找不到的。先是用酱炖一锅土豆,带汤的。之后把酸菜切条,用热水快速焯洗净,团成团挤去除水分。一大碗酱汤略浓的土豆酱,配上去水的酸菜条,一菜两吃,既能吃到酱土豆,也能吃到酸菜蘸酱。这种吃法还适合秋天晒出来的各种干菜叶,只是那些干菜叶子用水焯过直接蘸生酱也好吃,酸菜却只蘸了炖熟的酱汤才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