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糟鱼 介绍

介绍摘要

  • 始 于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
  • 属 于
    圣旨骨酥鱼的一个分支
  • 中文名
    糟鱼
  • 原产地
    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驻地
  • 营养价值
    含钙、磷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糟鱼是东平县的汉族传统名吃之一,此菜颜色鲜嫩,白中泛黄,鳞光闪亮,骨酥肉烂,咸中有甜,清秀宜人。糟鱼原产地在东平州城(今水浒故里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属于圣旨骨酥鱼的一个分支,是东平当地著名传统特产“两蛋一腥”(两蛋:松花蛋、红心鸭蛋)中的“一腥”。据有关记载和传说,糟鱼的创制,始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今已历三百余年。州城历史上以制作糟鱼著称的有聂、谢、赵、王诸家,以聂家糟鱼最负盛名。糟鱼含有丰富的钙、磷、碘、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家庭宴会、旅游快餐、馈赠亲

闷糟鱼

选用湖产鲜鲫鱼(鲤鱼、鲶鱼、黑鱼等皆可)5000克。葱、姜片各50克作为配料;调料有:甜面酱300克,黑酱200克,精盐25克,酱油500克,醋600克,花椒50克,茴香50克,桂皮10克,大料5克,桔皮10克,香糟50克,料酒100克,毛汤4000克。把鱼宰杀,去腮、五脏,洗净(保留鱼鳞)。锅底放箅,将鱼的头尾相交,层层码放。鱼锅中间留一孔,放入精盐、料酒、姜片、葱片、酱油、醋、花椒、茴香、大料、桂皮、桔皮、毛汤。锅底旺火加热,烧开后文火慢烧,用扫帚蘸黑面酱、糟水、黑酱,每隔1小时在鱼的周身撒1次(共撒4次)。6小时后停火,晾凉后即成。做糟鱼通常夜间加工,文火慢炖一夜,次日凌晨出锅。燃料以木柴为佳。吃糟鱼最好出锅即吃,味极鲜香。

腌制糟鱼

[1]材料:酒酿、晾晒过的鳗鱼(也可以用其他半干的鱼鲞)、食盐、密封瓶子(根据食材多少决定瓶子大小)、白酒一瓶
取一只能够密封的瓶子(用陶罐效果更好),一层鱼一层酒酿撒些食盐再一层鱼一层酒酿撒些食盐,如此反复,至瓶子装满为止,在最上面将剩余的酒酿连同酒酿的汤汁全部倒在上面,按结实,在上面多撒些食盐,然后倒些高度白酒,将盖子盖上,摆在避光阴凉处腌制四个月时间。

多味糟鱼

材料:
净鲤鱼1条(约300g),冬笋30g,胡萝卜,莴笋各20g,葱末,姜末各5g,蒜末3g,盐,淀粉各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白砂糖1茶匙(5g),料酒,酱油,米醋各2茶匙(10ml),醪糟2汤匙(30ml),水淀粉1汤匙(15ml),高汤30ml,芝麻香油1茶匙(5ml),油20ml。
做法:
将净鲤鱼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擦拭去多余水分,小心地用刀片成鱼片,加入料酒(5ml)、盐(2g)、白胡椒粉和淀粉抓匀腌制10分钟。洗净所有的蔬菜,将冬笋、胡萝卜和莴笋分别去皮、切成菱形片,备用。  中火烧开汤锅中的水,将腌制好的鱼片慢慢滑入水中,氽烫至鱼片断生,小心地捞出鱼片。  中火烧热炒锅中的油,放入葱末、姜末和蒜末爆香,再放入冬笋片、胡萝卜片和莴笋片翻炒片刻,随即放氽好的鱼片,调入余下的盐和料酒、米醋、白砂糖、酱油、醪糟和高汤,开锅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锅前淋入芝麻香油即可。
小诀窍:
关于鱼的处理:鲤鱼一定要选择鲜活的,购买时可以请店家代为宰杀,去除内脏和鱼鳞,回家后清洗干净即可制作。鲤鱼不需要去皮,因为鱼皮中含有胶质,非常有营养,但如果不喜欢鱼皮,可以在开始制作时将鱼皮去掉,再切片即可。[2]

腐乳红糟鱼块

用料: 腐乳1块加少许汁水共18克;   三文鱼片450(Filet)切厚4毫米薄块,生粉1大匙;   橄榄油1.5大匙,姜2片,葱花1大匙,蒜蓉2茶匙;   红糟1大匙,头抽酱油1大匙,糖1/2茶匙,水1大匙;
注:1大匙=15毫升=1 Tablespoon,1茶匙=5毫升=1 Teaspoon,1杯=240毫升。
做法
1、腐乳用小勺碾碎,放入鱼块和生粉,拌匀,静置20分钟。   2、不粘锅,加1.5大匙油,置炉上开大中火,炒香3料里的姜片,葱花和蒜蓉,下鱼块翻炒几下,下红糟炒至鱼肉8成熟。   3、放入剩余4料的酱油,糖和水,炒至汁浓鱼块刚熟出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