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主要营养成分
    氨基酸态氨
  • 储藏方法
    常温储藏
  • 中文名
    蚕豆辣椒酱
  • 主要食用功效
    调味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原料
    蚕豆,面粉,红曲,辣椒,食盐
  • 适宜人群
    喜欢吃辣,老少皆宜
蚕豆辣椒酱是一种普通的大众化副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本词条对蚕豆辣椒酱的选料、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蚕豆辣椒酱的口味与菌种、气候、清洁卫生等因素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简介

蚕豆辣椒酱是一种普通的大众化副食品,其特点:酱体呈酱红色或褐色,鲜艳而有光泽,味美可口,稍有辣味,细腻无渣,具有蚕豆辣椒酱特有的浓厚风味。

制作方法

工艺流程 蚕豆→脱皮→净蚕豆粒→浸泡→蒸煮→摊凉→接种→制曲→发酵→成品
1.原料处理:将蚕豆用机械脱皮,然后进行分选,挑出焦粒和带皮蚕豆及其它杂质,这样得到的净蚕豆粒即为生产蚕豆辣酱的原料。一般50公斤蚕豆可得40公斤净蚕豆粒。
2.浸豆蒸煮:将去皮蚕豆浸泡15~17小时后,去掉浸泡蚕豆水,再加水漂洗豆至水清为止,具体浸泡时间根据季节决定。夏季浸泡时间短,冬季浸泡时间长,当冬季浸泡17小时以后,蒸出的豆子开花十分严重,吃时发粉。因此,应考虑用温水浸泡,水温根迅气温决定,天气越冷,水温越高,一般不超过60℃。将漂洗好的豆子进行蒸煮,蒸煮后的豆子呈黄白色,不生,少量轻微开花不粉。采用常压锅蒸1时左右,采用高压锅蒸压力为3公斤厘米2,时间35~42℃时接种,接种量为0.3~0.5%,与蚕豆仔细拌匀后入池,种曲为蚕豆量的0.2%,与面粉拌匀后使用。
3.制曲:入池后一次通风5~30分钟,当品温降至30~34℃时停风,若冬季曲料入池时,品温已经很低,可不通风。当第八小时时,一次通风5~20分钟。品温升至34℃时通风,温度下降后停风,当温度再上升至34℃时再通风,温度下降后停风,这样数次反复,若通风时品温不再下降可持续通风。第12~13小时翻曲一次,再经4~6小时出现裂面漏风时扎铲一次。39小时左右出曲。
在制曲过程中,品温最高不能超过45℃。每次翻曲前应将品温降至34℃以下再停风翻曲。扎铲时不停风。成曲应不黑,有正常曲香味,无异味。
4.发酵:先制盐水,下缸后盐水浓度为18~18.5°Bé,将经腌制的大椒片和占大椒片量2.5~3%的红曲混合后磨细,大椒面的含水量为60%,含水不足时用淡盐水调节。成曲下缸,此时盐水温度42~45℃,打耙一次,发酵12.5天,每天(白班和夜班)每班打耙一次。在发酵12.5天的过程中,品温应逐渐升至55~58℃,第12.5天温度升至60~70℃(夏季65~70℃,冬季60~65℃)保温36小时,第14天冷却,第15天出酱。

食用须知

1.在整个酿造过程中要保持菌种纯化,这样对产品风味、口味有决定作用。
2.种曲用量、品室温、半成品含水量应该随气候变化而改变。
3.雨季、夏季清洁卫生及酿造成熟度与蚕豆酱“鼓性”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