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蓝莓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蓝莓
  • 拉丁学名
    VacciniumSpp
  • 别称
    笃斯、笃柿、嘟嗜、都柿、甸果、笃斯越桔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s
  • 双子叶植物纲coreeudicots
  • 杜鹃花目Ericales
  • 杜鹃花科vacciniaceae
  • 越橘属Vaccinium
  • 亚属
    越橘亚属
  • 野生莓種
  • 分布区域
    我国黑龙江伊春,北美、欧洲、俄罗斯
  • 颜色
    蓝紫色
  • 英文名
    blueberry
  • 功用
    延缓记忆衰退、预防心脏病
  • 拼音
    LanMei
  • 称号
    浆果之王
英文名称:Blueberry,意为蓝色浆果,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形态特征

蓝莓果实

蓝莓,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蓝莓花序

蓝莓的花为总状花序。花序大部分侧生,有时顶生。花单生或双生在叶腋间。蓝莓的花芽一般着生在枝条顶部。春季花芽先萌动3-4周后到盛花期。当花芽萌发后,叶芽开始生长,到盛花期时叶芽才萌发生长到其应有的长度。

蓝莓树干

灌木丛生,树高差异悬殊,兔眼蓝莓高可达10m,栽培中常控制在3m左右;高丛蓝莓树高一般1~3m;半高丛蓝莓树高50-100㎝;矮丛蓝莓树高30-50㎝。

蓝莓叶

叶片互生,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蓝莓在入冬前落叶,兔眼为常绿,叶片在树体上可保留2-3年。叶片大小由矮丛蓝莓的0.7-3.5㎝到高丛蓝莓的8㎝,长度不等。叶片形状最常见的是卵圆形。大部分种类叶背面被有绒毛,有些种类的花和果实上也被有绒毛,但矮丛蓝莓叶片很少有绒毛。

蓝莓根

根系没有根毛,吸收能力小。蓝莓的根系细,呈纤维状,细根在分枝前直径为50-75μm。几乎所有蓝莓的细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从而克服蓝莓根系由于没有根毛造成的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困难。研究证明,菌根真菌的寄生对蓝莓生长是有益的。

品种分类

蓝莓矮丛

树体矮小,高30~50cm。抗寒,在-40℃低温地区可以栽培。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简单,极适宜于东北高寒山区大面积商业化栽培,亩产量500kg左右。
1、美登(Blomidon)
是加拿大农业部肯特维尔研究中心从野生矮丛越橘选出的品种Augusta与451杂交育成,中熟种(在长白山区7月中旬成熟)。果实圆形、淡蓝色,果粉多,有香味,风味好。树势强,丰产,在长白山区栽培5年生平均株产0.83kg、最高达1.59kg。抗寒力极强,长白山区可安全露地越冬,为高寒山区发展蓝莓的首推品种,并且该品种已经被确认为供应日本市场加工冷冻果的指定品种。
2、芬蒂(Fundy)
加拿大品种,中熟。果实大小略大于美登,淡蓝色,被果粉,丰产,早产。

蓝莓半高丛

由高丛和矮丛蓝莓杂交获得。果实大,品质好,树体相对较矮,抗寒力强,一般可抗-35℃低温,适应北方寒冷地区栽培。树高50~100cm。
1、北陆(Northland)
1967年密执安州发表的品种,是由Berkeley×(Lowbush×Pioneer实生苗)杂交育成,早~中熟种。树势强,直立型,树高为1.2m左右,为半高丛蓝莓种类中较高的品种。果实中粒,果粉多,果肉紧实,多汁,果味好。甜度BX12.0%,酸度中等。不择土壤,极丰产,耐寒。
2、北蓝(Northblue)
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是由Mn-36×(B-10×US-3)杂交育成,晚熟种。树势强,树高约60cm;叶片暗绿色、有光泽是其一大特征。果实大粒,果皮暗蓝色,风味佳,耐贮藏。抗寒(-30℃),丰产。收获量在1.3~3.0kg/株,较温暖地区收获量会有所增加。排水不良情况下易感染根腐病。除了及时剪除枯枝外,没有必要特意修剪。
3、北村(Northcountry)
198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是由B-6×R2P4杂交选拔育成,早~中熟种,比北蓝或北空早一周左右。树势中等,树高45-60cm,冠幅100cm左右。树势依土壤条件会相应有差异。耐寒性非常强,能耐-37℃低温。果粒中等,风味好,耐贮藏。果皮亮蓝色,果实柔软甘味,风味良好。果实产量高,收获量1.0-2.5kg/株。叶小型暗绿,秋季变红,树姿优美,适宜观赏。抗寒,高寒山区可露地越冬。

蓝莓高丛

包括南高丛蓝莓和北高丛蓝莓两大类,南高丛蓝莓喜湿润、温暖气候条件,适于中国黄河以南地区如华中、华南地区发展、北高丛蓝莓喜冷凉气候,抗寒力较强,有些品种可抵抗-30℃低温,适于中国北方沿海湿润地区及寒地发展。此品种群果实较大,品质佳,鲜食口感好。可以作鲜果市场销售品种栽培,也可以加工或庭院自用栽培
一、南高丛
1、夏普蓝(Sharpblue)
1976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品种,是由Florida61-5×Florida63-12杂交育成,中熟种。树势中~强,开张型。果粒中~大,甜度BX15.0%,酸度pH4.00,有香味。果汁多,适宜制作鲜果汁。果蒂痕小、湿。低温要求时间150-300小时。土壤适应性强,丰产,但不适宜运输。
2、奥尼尔(O'Neal)
198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早熟种。树势强,开张型。果实大粒,甜度BX13.5%,酸度pH4.53。香味浓,是南部高丛蓝莓品种中香味最大的。果肉质硬。果蒂痕小、速干。低温要求时间400-500小时。耐热品种,丰产。
3、薄雾(Misty)
1989年佛罗里达大学发表的品种,中熟种。树势中等,开张型。果粒中~大,甜度BX14.0%,酸度pH4.20,有香味。果蒂痕小而干。低温要求时间200-300小时。南部高丛蓝莓品种中最丰产种,属暖带常绿品种。
二、北高丛
1、康维尔(coville)
1949年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由GM37×Stanley杂交育成,晚熟种的代表种。对土壤适应性强,树势强,植株大。幼树直立,结实后枝条下垂逐渐开张。果实粒大,甜度BX10.5%,酸味强;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大小及湿度均中等。果实易保存,裂果少。果实成熟期长,在长春地区从第一批果实成熟到最后一批果实成熟克延续45天时间,为一供应本地鲜果市场的一个优良品种。
2、达柔(Darrow)
美国1965年发表,是由(Wareham×Pioneer)×Bluecrop杂交育成,晚熟种。树势中度,直立型。果实大~超大粒,甜度BX14.0%,酸度pH3.45,香味浓。果实的酸味有随着栽培地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强的趋势。果皮亮蓝色,果蒂痕大小及湿度均中等。裂果少,贮藏性差。
3、蓝丰(Bluecrop)
1952年由美国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是由(Jersey×Pioneer)×(Stanley×June)杂交育成,中熟品种,是美国密执安州主栽品种。树体生长健壮,树冠开张,幼树时枝条较软,抗寒力强,其抗旱能力是北高丛蓝莓中最强的一个。丰产,并且连续丰产能力强。果实大、淡蓝色,果粉厚,肉质硬,果蒂痕干,具清淡芳香味,未完全成熟时略偏酸,风味佳,甜度为BX14.0%,酸度为pH3.29,属鲜果销售优良品种,建议作鲜食品种栽培。

蓝莓兔眼

树体高大、寿命长、抗湿热、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且抗旱。但抗寒能力差,-27℃低温可使许多品种受冻。适应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华南等地区的丘陵地带栽培。向南方发展时要考虑栽培地区是否能满足450~850小时<7.2℃的冷温需要量;向北发展时要考虑花期霜害及冬季冻害。
主要优良品种有:
1、巴尔德温(Baldwin)
1983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是由Ga.6-40(Myers×BlackGiant)×Tifblue杂交育成,晚熟种。树势强,开张型。果粒中~大,甜度大,酸味中等。果皮暗蓝色,果粉少。果实硬,风味佳。果实蒂痕干且小。收获期长,适宜于庭园和观光园栽培。
2、园蓝(Gardenblue)
1958年美国乔治亚州发表的品种,中熟~晚熟种。树势强,直立;树高2.60m,冠幅1.40m。果实中粒,甜味多,酸味少,有香味。果粉少,果皮硬。土壤条件差的场所也能旺盛生长,所以适宜于公园、墙围等场所栽培。
3、粉蓝(Powderblue)
197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是由Menditoo×Tifblue杂交育成,晚熟种。树势强,直立型。果粒中等大小,比梯芙蓝的果粒略小,肉质极硬。甜度BX15.2%,酸度pH3.40,有香味。果皮亮蓝色,果粉多。果蒂痕小且干。裂果少,贮藏性好,产量高。

分布范围

全球基本存在分布,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地区,如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欧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地区,生长于海拔900米至2,300米的地区,多见于针叶林、泥炭沼泽、山地苔原和牧场,也是石楠灌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美地区的蓝莓质量全球闻名,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我国主要在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在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自然生长许多野生的笃斯越桔(俗称笃斯、都柿)、越桔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

栽培技术

种植蓝莓的花盆,最好选泥瓦盆。泥瓦盆透气性强,价格便宜,缺点是不太美观。如果买不到泥瓦盆,可以选陶盆,其次是紫砂盆、塑料盆,千万不要用上过釉的瓷盆。至于盆的尺寸,2~3年的苗,选口径25~30厘米的盆就行,等以后长大,再换大盆。4~5年的成熟植株,当然是越大越好。
蓝莓在酸性介质中才能健康成长,培植土的pH值在4~5之间最适合蓝莓生长。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蓝莓爱好者,因为田园土pH值一般在6~7之间,即使花鸟市场出售的酸性土,pH值最低也在5.5~6之间。
蓝莓需要储冷量。所谓储冷量,就是蓝莓要达到正常的开花结果一般需要X小时<7.2℃的低温,具体时间视品种不同而不同,所以我国的海南不宜种植蓝莓。储冷量不够,蓝莓也可正常开花,但不结果。所以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阳台种植蓝莓,冬天不需要搬回室内。
蓝莓对肥的要求不高,太高反而会伤害它。在介质中有一定量的腐叶土,基本就能满足蓝莓的生长需要。当然,要吃到自己种的蓝莓,平时还是需要适量追肥。

蓝莓土壤改良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蓝莓栽培成活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5%,且pH值4.0~5.5的土壤,反之进行改良。当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在定植前将河沙或锯末、草炭、烂树皮等掺入土壤中。当土壤pH值(>5.5)或钙含量过高时,需降低pH值。大量研究表明施硫是降低土壤pH值的一个有效措施。国内外多采用硫磺粉调低pH值。具体施硫量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及pH值大小来确定。土壤pH值过低(<4.0),常用石灰来调高pH值。

蓝莓育苗流程

1、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半高丛蓝莓及矮丛蓝莓苗:
基本培养基:WPM+ZT(0.5-1.0mg/L)+IBA0.05 mg/L。
启动培养:采用茎尖或茎段,用75%的酒精灭菌30s,再用0.1%的升汞灭菌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五遍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光照16h,光强度2000~3000勒克斯,温度23℃左右。
增殖培养:待种苗长满瓶后,反复转接,直到所需数量。
考核:瓶苗长势良好,颜色正常,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数量适中,为合格。
2、移栽:
瓶苗炼苗三天后,剪成约3厘米的茎段,用800倍的多菌灵及生根粉浸泡10min后,移栽到灌满水苔的苗盘中,温度控制在15~28℃,湿度70~90%,用遮阳网遮光至茎段生根为止。每隔15天喷一次800倍多菌灵和生根液。 生根后移入12×13厘米的营养钵中,育苗土ph值控制在4.5左右,同时掺入1/4左右的锯沫或松针等。
管理:每天适度浇水,观察病情与虫情,及时预防。
考核:生根率≥70%,生根后成活率≥90%为合格。
待根系长满营养钵后可以移入大田。

蓝莓树苗过程

扦插基质及处理
蓝莓扦插基质为苔藓和松针,扦插所用苔藓一部分为原始长度的粗苔藓,一部分为机械切粹为25px以下的细苔藓,浸泡前分别用麻袋装好并做好标签;松针切成75px以下,浸泡前要装袋。
要使他们吸水饱和,苔藓使用前要浸泡24h,松针浸泡时间要比苔藓长。每500克消毒粉和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0袋基质,首先把消毒粉和高锰酸钾配置成15kg高浓度液至黑色,然后把袋装基质放在干净无水的浸泡池里,放置基质时要在浸泡池一角安放好水泵以便浸泡好后把水抽出来,也不要让袋装基质把水管压住。最后工人一边放药水一边放井水稀释浸泡,还要不断的用脚踩上面一层基质以防浓度过高。
苗床整理
苗床径宽1.2m左右,过道900px左右,高度为1块砖厚。苗床底部先用五氯硝基苯溶液消毒(3包350g五氯硝基苯消毒320平米)和撒一层薄薄的有机肥料,再铺松针2~75px,中间铺粗苔藓3~100px,上部铺细苔藓2~75px,粗苔藓铺好后用工具轻轻压实,粗苔藓铺好后再铺细苔藓,细苔藓铺好后同样轻轻压实。铺好后总厚度略高于一块砖的厚度。铺好后用薄膜盖住备用。也可全用细苔藓做苗床。
插穗选择及处理
插穗来源为组培苗和大棚苗,组培苗从根部开始发绿的位置截取,长度在2~75px左右,嫩枝头和叶发黄的枝条舍弃,剪好的插穗放在700倍75%的百菌清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一边剪取一边浸泡。
大棚苗以组培苗扦插后6个月大和嫩枝扦插后4个月大的嫩枝为最佳,从根部第一或第二片绿叶位置处剪取,剪来的枝条放在500倍75%百菌清溶液中浸泡下去就捞起来放在泡沫箱子中盖住,剪取时再从箱子里拿到桌子上来,剪取长度为1-2个节,总长度保持在2-75px,剪取时先把嫩枝头打掉,然后以2个节为单位从腋芽上端5px剪取,若某一节长度有2-75px那么以1节为单位剪取,若三、四个节总长度才2-75px,那么在保证长度的情况下留上端2片叶子,其余叶子全部打掉,在整个剪穗过程中要防止腋芽脱落,打掉病叶,剪口平齐不毛边和插穗枝干不受人为伤害,气温升高插穗表面无水分时应及时喷水保湿。
一、扦插
扦插组培苗时扦插规格为3×25px,先用镊子先插25px深的小洞,然后再用镊子夹住组培苗下端0.2-10px处,将组培苗在1000mg/L的ABT1生根粉中速蘸后插入洞中,插完一排后用食指将苗根部的苔藓轻压,插完一段距离后用小喷壶喷水,然后立刻盖上小拱棚。插完一周后用3000倍硫酸链霉素给扦插苗木消毒,隔一周左右再次消毒。
扦插大棚苗时扦插规格为3×50px,先用左手把扦插苗的下端和第一片叶子捏住,然后右手用镊子沿着扦插苗的上端向下将扦插苗的最下端叶子和杆子夹住,将扦插苗最下端叶片以下部位在浓度为1500mg/L的ABT1生根粉中速蘸后插入基质中,上端1-2个有叶片的腋芽朝南,基质较硬时可以先用镊子插25px深的小洞,然后再将扦插苗插入其中,或者慢慢将扦插苗试探性的插下去。插完一周后也用3000倍硫酸链霉素给扦插苗木消毒,隔一周左右再次消毒。
二、插后管理
1、空气管理
每天早上上班和下午四点以后从棚一端抖动以下薄膜,使棚内热空气流出来,新鲜空气进去,增加空气流动性。如30度以上温度持续几日,则中午要检查小拱棚,并适当透气降温。
2、温度、光照管理
早上八点半后小拱棚内气温在26度左右时盖上第一层遮阳网,若光线过强气温继续升高则在十点半左右盖上第二层遮阳网。下午4点后,棚内温度在28度以下时,把大棚最上面的一层遮阳网揭去,隔一段时间等太阳光线减弱棚内气温降到24度左右时把第二层遮阳网都揭掉。下班前把大棚两侧卷膜放下来盖住保温,但周围要留有通气口,以保证蓝莓小苗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阴天和雨天不需盖遮阳网,卷膜高度视盆内湿度、温度而定。
3、水分管理
每天早上十点至下午四点间取井水或地下水给扦插苗间歇性喷雾保湿降温,保证插穗不失水。在插穗愈伤组织未形成前,叶面要经常保持一层水膜。根系未形成时基质湿度控制7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左右为宜。愈伤组织形成之后,可适当减少喷雾,在叶片上水膜减少到1/3时开始喷雾。未生根的插穗喷雾标准是:当上一次喷雾后叶片水分逐步挥发,到2/3叶片刚干,1/3叶片仍然有水分的时候,开始下一次的喷雾。
4、土水管理
(1)土壤管理: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①清耕法。从早春至8月份都可进行清耕,入秋后清耕对其越冬不利。高丛蓝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清耕深度以5~10cm为宜,过深易伤害根系。
②生草法。采用行间生草。生草法与清耕法相比,同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湿度、便于机械作业的优点。
③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在蓝莓生产上应用广泛,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多种作用。
(2)施肥:建议使用有机肥。我国农地因过量使用化肥已造成严重污染,最终土地减产甚至绝产。
①施肥种类。施氮磷钾复合肥混合有机肥比施单一肥料效果好;氮、磷、钾肥三者的比例以1∶1∶1为宜;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不宜施硝态氮肥;蓝莓对氯敏感,不要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②施肥方法和时期。高丛和兔眼蓝莓可用沟施法,深度以10~15cm为宜。施肥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也可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
③施肥量。过量施肥极易使蓝莓树体受到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非常慎重,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3)灌水: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蓝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至4.5~5.5左右再灌,但应约间隔3次灌水再灌一次酸水。
四、除草
蓝莓园除草是果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除草果园比不除草果园产量可提高1倍以上。人工除草费用高,土壤耕作又容易伤害根系和树体。因此,化学除草在蓝莓栽培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矮丛蓝莓,果园形成后由于根状茎窜生行走,整个果园连成一片,无法进行人工除草,必须使用除草剂。
蓝莓园中应用化学除草剂有许多问题,一是土壤中过高含量的有机质可以钝化除草剂;二是过分湿润的土壤使用除草剂的时间不定;三是台田栽培时,台田沟及台面应用除草剂很难控制均匀。尽管如此,在蓝莓园应用除草剂已获得较成功经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于蓝莓园的除草剂。(注:各种类型除草剂在大面积使用前,一定先要做小面积试验。)
除草剂的使用应尽可能均匀一致,可以采用人工喷施和机械喷施。喷施时,压低喷头,喷于地面,尽量避免喷到树体上。至今为止,尚无一种对蓝莓无害的有效除草剂,因此,除草剂的有效使用应严格按照药剂厂方说明进行,对新型除草剂,要经过试验后方能大面积应用。
五、采收
兔眼及南高丛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要持续20~30天,通常每星期采1次。果实鲜食时要人工采摘,用于加工可用机械采收。
引起蓝莓病害的有真菌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线虫等。中国为新引种栽培区,病虫害的发生较少。

发展历程

蓝莓中国

中国蓝莓栽培起步比较晚,主要以北高丛、半高丛、矮丛、以及兔眼蓝莓为主。地域分散,种植面积截止2009年春天大概在20000余亩,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等。其中辽宁省产业化种植面积最大。

蓝莓大洋洲

1950年开始引入蓝莓没有成功,到1970年引入种子并筛选品种,到70年代后期引入苗木并开始栽培,到1990年,面积达到1700ha,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高丛蓝莓中主要栽培品种是“蓝丰”,其次是“斯巴坦”和“夏普蓝”。
澳大利亚在引种的基础上,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选育出了适应本国气候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逐渐代替引入品种。在生产上,利用南半球的地理位置进行生产,在北半球的冬季供应鲜果,并且鲜果出口到北美和欧洲。
目前我国的蓝莓栽培在华中地区也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中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于2008年试种蓝莓成功,现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
保康的地理位置处于北美最优质蓝莓产区的同一纬度上,全年日照充足,气候冷凉湿润,是蓝莓最适宜的自然生长区域。保康山上环境无污染,土壤呈天然的酸性,是亚洲优质蓝莓生长最为理想的区域。

植物文化

在各国有关于蓝莓的故事都很多。早起乘船到北美洲的美国人因长期缺少新鲜的水果蔬菜而患上了可怕的“败血症”,当地的印第安人就给他们食用一种因果实底部有星星状的蒂而美其名曰“星星果”的蓝色浆果,终于治好了他们的病。美国人认为这是上帝赐予他们拯救生命的果实,于是叫它蓝莓(Blueberry)。
二战时,英国皇家空军在执行任务前,都会配合服食某种食物,传说,它能增强飞行员的眼部功能,增强夜晚的感光力,更好的完成任务,这就是蓝莓。
我国传说:
长白山天池中的龙女“蓝莓”为了百姓安宁,与妖怪同归于尽。之后,长白山周围长出了紫黑色的果实。
龙王因为思念女儿,日日以泪洗面,变得视力模糊,身患眼疾。龙女托梦说“如果您思念我,就每天吃几颗紫黑色的果子。”
龙王自此一思念龙女就吃几颗,数日后眼睛也复原了。由此紫黑色的果子被命名为蓝莓。
山脚下的人们也会到山上采摘蓝莓吃,称它为眼睛的保护神,可以保护视力预防眼疾,缓解疲劳。

植物保护

笃斯越橘是鄂温克族人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野生植物,而且他们还常在食用面食时佐以笃斯熬制成的果酱,而鄂伦春族传统医学也将笃斯越橘作为常用植物药使用。
然而中国东北地区的笃斯越橘资源正在萎缩,原因是由于当地人的过度开采,不过一些地区政府已着手保护笃斯越橘资源。
黑龙江省伊春市已于2008年颁布政府令保护笃斯越橘资源,并将每年8月2日-8日定为“小兴安岭笃斯越橘节”,而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黑龙江加格达奇也在2009年8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出产的笃斯越橘被誉为“中国北极蓝莓”,于2009年5月4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