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痈肿疔疮,蛇虫蛟伤,膨胀水肿,湿热黄疸,湿疹湿疮。
药书记载
半边莲
《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药理学
1、小鼠静脉注射浸剂半数致死量为6.10±0.26g/kg,全半边莲素为18.7±2.0mg/kg,折合生药为9.35±1.Og/kg。大鼠浸剂灌胃半数致死量为75.1±13.1g/kg,腹腔注射0.1-1.Og/kg,每日1次,连续3个月,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的检查均无异常;用药组粪较稀,表示有一定致泻作用,病理切片检部分用药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2、半边莲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死前有呼吸兴奋,狂躁不安等现象,继之发生抽搐,一般在5分钟内死亡。半边莲浸剂大鼠ig的LD50为9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ip浸剂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分钟,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3、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著器质性变化。
临床应用
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据各地报道,疗效的毁誉不一。多数观察到半边莲具有利尿作用,有时出现泻下作用,但利尿量的差异很大,且有小部分病例并无尿量的增加。利尿作用的出现,快慢不一,多数在1~5天开始,对促使腹水的消除或减轻,可起到一定作用。在腹水消除或减轻的同时,尚能改善体征,使食欲增进,营养好转,或血象进步,肝功能改善,为锑剂治疗创造条件。但影响半边莲疗效因素很多,主要的是:一植物品种混乱,采集时间不同;二植物的保存或运输不当,造成霉变;三药物炮制不当,有效成分受高温破坏;四机体状况不同;等等。
有些单位规定半边莲的临床指征是:中轻度的腹水,病期不太久,体质尚可,未见恶病质,肝肾功能的损害不甚严重,无严重夹杂症或并发症者。此外,一般营养支持疗法,低盐或无盐饮食,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等亦不可忽视。用法与用量:用全草(干)制成10%或20%煎剂(文火慢煎),成人每日服10%的300~480毫升,或20%的150~240毫升,加糖分3~4次服。疗程15~20天,有效者可连续服至腹水消失为止。煎液须新鲜配置,暑热季节约4小时即变质,故常配制成浸膏或片剂服用,但疗效似不及煎剂。据100例的观察,减轻或消除腹水的有效率约69%。但临床上大多采用合剂治疗。对愈者有一定疗效。
②治疗蛇咬伤
取半边莲每日30~48克,文火慢煎半小时,分3次内服。另用半边莲捣烂外敷,每日更换2次。治疗蛇咬伤88例,全身症状约1~2天消失,局部浮肿约3~5天消退,平均5.4天,全部治愈。说明半边莲对蛇咬伤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奏效迅速,尤其对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者疗效显著。
③治疗糜烂型手足癣及亚急性湿疹
采用8%半边莲煎剂湿敷,或用40%半边莲煎剂外搽,效果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