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茴香 介绍

介绍摘要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全株具特殊香辛味,表面有白粉。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夏季开黄色花,复伞形花序。果椭圆形,黄绿色。性喜温暖,适于砂壤土生长;忌在粘土及过湿之地栽种。春秋均可播种或春季分株繁殖。原产地中海地区,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适应性较强。
我国北方主要春秋两季栽培。(露地栽培)春播:3月下~4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获。秋播:7~8月份,九月份收获。果实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两端略尖,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或淡黄色,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果梗呈长椭圆形,面有纵棱5条,
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5边形,背面的4边约等长。有特异茴香气,味微甜、辛。
草本,高0.4-2米。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多分枝。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5-15厘米,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4-30厘米,宽5-40厘米,4-5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1-6厘米,宽约1毫米。
复伞形花序顶生与侧生,花序梗长2-25厘米;伞辐6-29,不等长,长1.5-10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14-39;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45,花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长约1毫米,上部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脉1条;雄蕊5枚,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花柱2个,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者贴伏在花柱基上;子房下位上位花,2室。
果实长圆形,长4-6毫米,宽1.5-2.2毫米,5条隆起的棱,尖锐;每个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小茴香是同一种植物从叶色、叶形、花序、果实、种子等植物学性状及品质、风味等其它特征上相比,都极为相似,只是茴香的叶鞘、相互抱合形成一个扁球形或圆球形的球茎。成熟时,成为主要的食用部分,而细叶及叶柄往往是在植株较嫩的时候才茴香肥厚的叶鞘部鲜嫩质脆,一般切成细丝放入调味品凉拌生食,也可配以各种肉类炒食。
茴香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定植后90天部分单球重达到。发芽期从种子吸水、萌动到发芽需幼苗期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到第五至六片真叶。叶丛期 从第五片真叶开始到叶鞘肥结实,整个生殖生长期约需。茎茴香喜冷凉的气候条件,但适应性广泛,耐寒、耐热力均强,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生长适温,超过。茴香喜冷凉气候,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生长和品质。苗期能耐。整个过程尤其在苗期及叶鞘,要空气相对湿度和湿润的土壤,不宜干旱。茴香属植物,全过程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长日照可促进花芽形成,在通过春化阶段后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开花结实。呈圆形,顶端残留有突起的,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圆形,背面有纵棱,接合面较宽。背面茴香气,味微甜、辛。果圆形。茴香温和气候条件下生,耐寒耐热力均较强苗期对要求,有利于壮苗的形成。球茎茴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栽培上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宜选择保肥、保水力强的肥沃壤土种植。圆球形类型株高、叶形、叶色与扁球形无大差异,但球茎比扁球形更紧实,颜色略淡。外形似拳头,叶鞘短缩明显,抱合紧,不仅左右两侧膨大,前后也有明显的膨大,但外层叶鞘常常紧贴地面。如遇低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菌核病。育苗期正处于气候炎热的季节,应选择四面通风,排水条件好,灌水方便的场地,做好防雨降温。在中性土壤下,翻松土壤至匀称;然后开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然后覆土浇水。出苗后进行间苗,间隔2~3厘米留1株无病的健壮苗,苗期应小水勤浇,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适当,定植前浇1次透水,第二天切方,囤苗时定植。
茴香苗可以食用,用它包大包子再加以猪肉,做出来的包子,可以满足包子的种类,而且吃起来另有风味。
小茴香嫩叶清洗干净后切细加入盐和味精、香油等拌食,味道清香;茴香果实多作为香料,加入鱼、肉、酱中可以去腥味,增加香味,促进食欲;小茴香还可用于药膳,茴香炒腰花可以补肾止痛,茴香炖牛肉可温肝暖胃,行气止血,茴香粥可以散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