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幼儿生理
    体格、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发育
  • 饮食结构
    以食物为主,乳类为辅
  • 营养需要
    能量和营养素需求较高
  • 时期
    一周岁到三周岁前
  • 中文名
    幼儿营养
  • 膳食特点
    平衡、多样化、合理烹调
由于幼儿仍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幼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幼儿期饮食的主要特点是从婴儿期以乳类为主,食物为辅,转变为以食物为主,乳类为辅。饮食的烹调方法及采用的食物也越来越接近家庭一般饮食。

幼儿营养需要

由于幼儿仍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幼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我国推荐l岁、2岁和3—4岁幼儿每日能量:男孩分别为1 100千卡、1200千卡和1350千卡;女孩分别为1050千卡、1 150千卡和1300千卡。

幼儿营养能量

幼儿期每日能量的需求较高,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摄取量要保持平衡,三大营养素的生热比为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2%~15%,脂肪占30%~35%,碳水化合物上45%~S5%一

幼儿营养蛋白质

幼儿需要的每日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相对比成人多,而且要求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摄取,因为幼儿需要用蛋白质构成新的组织,所以蛋白质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幼儿每日需要供应蛋白质平均为35~45g。

幼儿营养脂肪

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摄取合理的脂肪量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幼儿期脂肪代谢很不稳定,体内储存的脂肪容易消耗,如果脂肪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营养不良,导致生长迟缓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幼儿营养矿物质

幼儿期各种矿物质的需要量与婴儿期的需要量大体平衡,但幼儿期锌和铁、钾、钙的需要量比婴儿期有明显的增加。幼儿必需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我国推荐幼儿钙的每天适宜摄入量为600毫克,可以食用奶及其制品、大豆制品、牛乳粉、蛋类、虾皮、绿叶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幼儿期缺铁性贫血很常见,我国推荐1~3岁幼儿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2毫克,幼儿应补充含铁食物,如蛋黄、猪肝、猪肉、牛肉和豆类等。我国对1~3岁幼儿锌每天推荐摄入量规定为9毫克,锌最好的食物来源是蛤贝类、动物内脏、蘑菇、坚果类、豆类、肉和蛋。

幼儿营养维生素

幼儿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对各类维生素的摄取。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摄入较为关键。1~3岁幼儿每天维生素A推荐摄人量为500微克,许多动物性食物如肝、肾、蛋类和奶油等,以及胡萝卜、红薯、黄瓜、西红柿、菠菜、橘子、香蕉等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丰富。但是要避免维生素A过量引发中毒。幼儿是维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较少,主要来源于户外阳光照射皮肤,由7一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我国幼儿每天维生素D的参考摄人量为l 0微克(400IU),为了防止维生素D缺乏,幼儿也可适量补充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

幼儿营养水

幼儿对水的需要量与能量的需要相关。儿童年龄越小需水量越大。

幼儿时期营养配餐

膳食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要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关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三大供能生热比为:蛋白质12%~15%,脂肪30%~40%,碳水化合物45%~55%。
由于幼儿消化力较弱,胃容量较小、肝糖原贮存量较少,耐饿能力差,因此建议每日5~6餐。形式为“三餐两点”或“三餐三点”制。其中早餐占能量25%,午餐占能量35%,晚餐占能量25%,全天加餐15%。
合理选择食物,包括:谷类、乳类、蛋类、肉类、豆类、蔬菜、菌藻和水果等。注意食物种类与色泽的搭配,培育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烹调方法应适合幼儿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所提供的食物尽量做到软、烂、细、碎,以蒸、煮、烩、炖为主。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