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乌饭 介绍

简介

风俗
农历四月初八(之前)吃乌饭是安徽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安徽宣城,江苏南京、溧水、高淳、句容、溧阳、宜兴、浙江龙泉、庆元黄田、竹口等地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叶”的灌木叶子捣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有些地区还会再加上瘦肉、香菇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有的做成团子。
另某些地方寒食节吃乌饭。某些地方三月三吃乌饭。
热腾腾的乌饭出锅后可以跟白糖或红糖,猪油一起拌着吃。
在江苏溧阳,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 ,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溧阳人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
在安徽宣城一带是用乌饭叶取汁浸糯米,一般浸一夜即可,将染过色的米洗后蒸煮,可以吃煮好的乌饭,还可以将生的乌米(乌米:用乌饭草染号颜色的生糯米),制作乌饭团子(乌饭粑粑):是将白糯米磨成粉状淋水,待干后捏成团子,团子里添加各种馅,再在乌米里滚一下,全身沾满乌米,制作好后上锅蒸煮。一般家家做好后,互相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