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所属菜系
    川菜
  • 主要食材
    竹笋,香菇
  • 口味
  • 中文名
    竹笋香菇汤
竹笋香菇汤是四川省著名的菜式之一,属于川菜。竹笋香菇汤以竹笋 为主要材料。此汤具有清热、安神、降压的作用。竹笋香菇汤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

烹饪方法

1、香菇泡软去蒂切厚丝,姜切丝,金针洗净后打结,竹笋剥皮切厚丝;
2、竹笋、姜丝放汤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15分钟,再放香菇、金针煮5分钟后精盐、味精即可。
健康提示:此汤具有清热、安神、降压的作用。

营养成分

能量79.68千卡 蛋白质7.3克脂肪0.65克 碳水化合物17.16克 叶酸26.45微克膳食纤维5.8克 维生素A1.5微克胡萝卜素10微克 硫胺素0.17毫克 核黄素0.21毫克 烟酸2.55毫克 维生素C14毫克 维生素E0.42毫克 钙22.44毫克 磷176.54毫克 钾941.32毫克 钠877.17毫克 镁13.61毫克 铁1.48毫克 锌1.17毫克 硒1.75微克 铜0.28毫克 锰2.47毫克

营养分析

竹笋: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香菇(鲜):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菌类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延缓衰老:香菇的水提取物对过氧化氢有清除作用,对体内的过氧化氢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防癌抗癌:香菇菌盖部分含有双链结构的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香菇中含有嘌呤、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荸荠: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荸荠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荸荠水煎汤汁能利尿排淋,对于小便淋沥涩通者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近年研究发现荸荠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食疗作用

竹笋食疗作用:
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
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脘痞胸闷、大便秘结、痰涎壅滞、形体肥胖、酒醉恶心等病症。
香菇(鲜)食疗作用:
香菇性味甘、平、凉;人肝、胃经。
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颜之功效。还可化痰理气,益胃和中,解毒,抗肿瘤,托痘疹。
主治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结、形体肥胖、肿瘤疮疡等病症。
荸荠食疗作用:
荸荠味甘、性寒;
具有清肺热,又富含黏液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肠、通淋利尿、消痈解毒、凉血化湿、消食除胀的功效;
主治热病消渴、黄疸、目赤、咽喉肿痛、小便赤热短少、外感风热、痞积等病症。

做法指导

竹笋做法指导:
1.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也可做配料或馅。
2.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3.竹笋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
4. 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5. 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香菇(鲜)做法指导:
1. 发好的香菇要放在冰箱里冷藏才不会损失营养;
2. 泡发香菇的水不要丢弃,很多营养物质都溶在水中;
3. 把香菇泡在水里,用筷子轻轻敲打,泥沙就会掉入水中;
4. 如果香菇比较干净,则只要用清水冲净即可,这样可以保存香菇的鲜味。
荸荠做法指导:
1.荸荠不宜生吃,因为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着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
2.熟食多用于做配料,也可用于炒、烧或做馅心。如“荸荠炒虾仁”、“荸荠炒鸡丁”等。
3.荸荠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应用于肺热咳嗽,痰浓难咳:荸荠汁1杯,川贝1.5克(研成粉),拌匀服,每天2~3次。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