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1、抗炎镇痛作用
黄立中等用安痛藤口服液不同剂量灌胃给药, 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 60~90 min时作用最强, 作用持续 2h 以上。高剂量组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其口服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组相似, 提示安痛藤口服液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
2、拮抗内皮素
在整体动物的急性毒性保护作用中,红背丝绸的水提物与醇提物具有拮抗 ET -1 的作用, 且醇提物的拮抗活性强于水提物。 红背丝绸、通城虎、徐长卿等醇提物对蛇毒 S6b 具有与拮抗 E T -1相同的作用。 红背丝绸、通城虎和徐长卿的醇提物能舒张 E T -1对大鼠离体主动脉肌条的缩血管作用,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
王峰等建立了中草药拮抗内皮素生物效应的药理学模型, 通过对 ET -1引起动物的急性死亡, 升压及缩血管作用的拮抗, 达到评价中草药拮抗 ET-1生物效能的目的, 并用红背丝绸醇提物在该模型上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其能较好地反映出拮抗 E T -1的生物效应, 对于 E T -1引起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使得其死亡数及死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体外实验中发现红背丝绸醇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拮抗 E T -1的升压作用, 且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3、抑制胃溃疡的作用
溶于一定剂量的 CQE能显著增加粘膜的防御因素如粘蛋白分泌物, 粘膜细胞的增生, 糖蛋白及寿命细胞 。 因此 C Q E不但具有增强粘膜抵抗溃疡的作用 ,也有治疗溃疡的作用 。
4、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通过对 Cissusqua-drangularis 的乙醇提取物在卵巢切除且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鼠模型上进行研究 , 并且以生物力学 、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为基础 , 表明其具有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5、抗氧化作用
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研究 , 分别呈显 64. 8%和 61. 6%的抗氧化作用 。
6、抗菌活性
Cissusquadrangularvs 的新鲜干燥茎的醋酸乙酯与甲醇的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 , 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 , 如枯草杆菌 , 仙影拳菌 、金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具明显的作用 。
7、抗过敏作用
通过对 Cissussicyoides 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过敏性的研究表明 : 其化学成分白藜芦醇能抑制组胺从腹膜肥大细胞的释放 , 因此具有抗过敏作用。
8、治糖尿病的作用
Cissussicyoides 在巴西被称为 “植物胰岛素 ” , 用于治疗糖尿病 . C i s s u s s i c y o i d e s 的叶煎剂投药给链佐星 . 糖尿病的老鼠 , 发现它能减少食物 、液体的摄取 , 也能降低血糖 、尿糖 , 尿素的水平。
9、细胞毒的作用
Saenz 等发现在抗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Cissussicyoides 具有拮抗 HE p -2细胞的作用 , 从而表现出抗细胞毒的活性 。
10、抗肿瘤作用
Opoku等通过整体实验发现 Cissusquadranularis 的水提物比甲醇提取物更具有拮抗 HepG2细胞的增生作用 , 从而为其作为一种传统治疗肿瘤病提供科学依据 。
11、抗微生物的作用
Otshudi等通过体外实验 , 表明 Cissusrubigvnosa的水提物与甲醇取物具有明显的抗微生物的作用 。
12、心血管作用
Garcia等对 Cissussicyoides 的水提物进行研究 , 发现其能拮抗由去甲肾上腺素 ( NE ) 所致的豚鼠主动脉条的收缩 。

繁殖方法

白牵牛播种繁殖

春( 3~ 4月份)、 秋( 8~ 10月份) 均可播种繁殖。矮牵牛常进行春繁, 其方法是一般在早春 3 月份, 在室内进行盆栽。 播种可采用泥炭: 蛭石( 8: 2) 混合基质, 其中泥炭用 1%~ 2% 多菌灵消毒。 播种前,应先将以上基质用水拌匀, 装入铺有纱网的盆内, 厚度为 3~ 5cm, 然后给基质喷水, 再进行播种。 矮牵牛种子细小, 可撒播于盆内基质上, 不必覆盖, 盆上可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 然后将播种盆放于微光处,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不易出苗。在温室20℃的条件下,播后 7~ 10d 即可出苗, 出苗后即可将盆上覆盖物撤除。 出苗后保持温度 9~ 13℃, 并开始逐渐接受光照。等幼苗长出 1 对真叶时, 便可向叶面喷施 2‰尿素或5‰的叶绿精,促进茎叶生长,7d喷施1次。经常补水,以保持盆内基质湿润。当苗高5cm时即应带基质移植,避免伤根。

白牵牛扦插繁殖

矮牵牛由于重瓣或大花优良品种常不易结实, 或实生苗不易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可进行扦插繁殖。 扦插除夏季炎热天气外, 随时都可进行, 但以早春及秋凉时进行成活率较高。 于早春或秋季剪去枝叶, 促其重发嫩枝, 剪取其再萌发出来的嫩枝, 长3~ 4cm作插穗, 将插穗基部的切断面削成马蹄形, 再插入以蛭石为基质的盆中, 扦插深度 2~ 3cm。 插后喷透水, 覆盖塑料薄膜, 置于微光处, 在室温 15℃左右, 盆内温度20℃左右的条件下, 经 15~ 20d 即可生根。 当插穗的根长到 3~ 4cm 时, 即可分栽上小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