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3~ 4月份)、 秋( 8~ 10月份) 均可播种繁殖。矮牵牛常进行春繁, 其方法是一般在早春 3 月份, 在室内进行盆栽。 播种可采用泥炭: 蛭石( 8: 2) 混合基质, 其中泥炭用 1%~ 2% 多菌灵消毒。 播种前,应先将以上基质用水拌匀, 装入铺有纱网的盆内, 厚度为 3~ 5cm, 然后给基质喷水, 再进行播种。 矮牵牛种子细小, 可撒播于盆内基质上, 不必覆盖, 盆上可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 然后将播种盆放于微光处,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不易出苗。在温室20℃的条件下,播后 7~ 10d 即可出苗, 出苗后即可将盆上覆盖物撤除。 出苗后保持温度 9~ 13℃, 并开始逐渐接受光照。等幼苗长出 1 对真叶时, 便可向叶面喷施 2‰尿素或5‰的叶绿精,促进茎叶生长,7d喷施1次。经常补水,以保持盆内基质湿润。当苗高5cm时即应带基质移植,避免伤根。
矮牵牛由于重瓣或大花优良品种常不易结实, 或实生苗不易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可进行扦插繁殖。 扦插除夏季炎热天气外, 随时都可进行, 但以早春及秋凉时进行成活率较高。 于早春或秋季剪去枝叶, 促其重发嫩枝, 剪取其再萌发出来的嫩枝, 长3~ 4cm作插穗, 将插穗基部的切断面削成马蹄形, 再插入以蛭石为基质的盆中, 扦插深度 2~ 3cm。 插后喷透水, 覆盖塑料薄膜, 置于微光处, 在室温 15℃左右, 盆内温度20℃左右的条件下, 经 15~ 20d 即可生根。 当插穗的根长到 3~ 4cm 时, 即可分栽上小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