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鹰嘴豆(学名:Cicer arietinum),为豆目蝶形花科鹰嘴豆属草本植物,别名桃尔豆、鸡豆、鸡心豆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重要的五谷之一,在欧洲食用鹰嘴豆也十分普遍,也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鹰嘴豆因其面形奇特,尖如鹰嘴,故称此名。鹰嘴豆为豆科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西部和近东地区。

播种过程

选地、整地、施底肥 种植鹰嘴豆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中性或偏碱性沙壤土,灌溉方便的地块,并且与春小麦、玉米、甜菜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忌重茬或盐碱地种植鹰嘴豆。
水田种植应选择卡布里类型为主,推广品种“A-1”,旱地以迪西类型为主,推广种植品种为“88-1”。 种子处理 种子精选后,选卫福FF1,用药量为用种量的0.2%至0.3%,或3%敌萎丹用药量为用种量的0.2%至0.3%,或2.5%适乐时用药量为用种量的0.1%至0.2%,加水1公斤左右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根腐病。
适期播种 应掌握当地春季最后一次晚霜过后,特克斯县河谷东部为4月下旬,中西部为5月上中旬是鹰嘴豆播种的最佳时期。
采用45厘米等行距条播,株距10厘米至15厘米,播深5厘米至6厘米,亩播种量“A-1”品种4公斤至5公斤,“88-1”品种3公斤至4公斤,带种肥二铵8公斤至10公斤,保苗数4500株至55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