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沙虾 介绍

特征

新对虾与对虾的区分
新对虾与对虾同科不同属,均为发达的额角,头胸甲具肝刺,颈沟较短,伸不到头胸甲背脊,腹部后数节均具有背脊,尾节末端尖,第1触角具内侧附肢,腹部附肢的内肢发达,雄性第2节腹部内腹变态。分别对虾与新对虾的主要特征是,对虾胸部末节具1侧鳃,第3颚肢鳃,头胸甲具眼胃脊,额角下缘有锯齿,而新对虾上述四个特征均无。
新对虾
新对虾属的主要特征是:甲壳表面部分凹下而有软毛,部分光滑,额角仅上缘有齿,下缘无齿,头胸甲无纵缝或横缝,颈沟明显,肝沟仅在肝刺前方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前侧角圆,无颊刺,尾节末端很尖,背面有中央沟,侧缘有大或小活动刺。第1~3对步足有一基节刺,第1~4对步足具外肢,第5对步足无外肢,雄性长节或座节及长节变形。
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体形略呈梭状,壳较厚,体表除脊和边缘部分外着生许多短毛,腹部内侧下方光滑无毛,体表都布许多黑点。全身明显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由20体节构成,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1对附肢。头部和胸部愈合,被头胸甲覆盖。头胸甲前端中央延伸成一尖利的额角,俗称虾枪。额角雄性平直,尖刀形;雌性末端微向上弯。触角上缘具 6~9齿,下缘无齿,无纵缝。额角后脊很显著,伸至头胸甲后缘。头胸部有5对附肢:第一触角、第二触角,起触觉、嗅觉及平衡作用;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有抱持撕碎和咀嚼食物,鼓动水流,辅助呼吸的功能。胸部有附肢8对:颚足3对,是摄食和辅助呼吸的器官;步足5对,用于捕食和爬行,第五对步足不具外肢,雌虾在第四和第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有一雌性交接器,内有一空囊,叫纳精囊(或受精囊),是交配和储存精液的器官。腹部附肢6对:前5对为游泳足,雄性第1对游泳足内肢特化为雄性交接器,交配时用于撬开雌虾的纳精囊,将精荚送入其中;第六腹肢(亦称尾肢)和尾节一起构成尾扇,司体躯升降及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