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腐竹 介绍

介绍摘要

腐竹又称腐皮,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客家传统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5小时即可发开。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但是患有肾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患者是不适宜食用腐竹的。

分类

江西省高安市生产的高安腐竹,始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江西高安应该是全中国最开始制作“腐竹”这一豆制品的地方。高安腐竹以本地优质黄豆为原料,受制于特定的水源和自然环境条件,使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豆制食品,主产于高安市锦河沿线,以产地得其名。高安腐竹既是豆制品中的高档产品,又是安全食品,其外观光泽,呈浅黄色,条均匀,条内空心,蛋白质含量达45%~50%,脂肪含量达30%左右,同时,还含有糖、钙、磷、铁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且韧性好,吸水膨胀后不粘糊、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豆制品特殊的清香风味。
历史渊源
据历史考证,唐代有一位豆腐师傅,来自江西抚州到达高安八景镇礼巷落脚谋生。从此,就在礼巷制作豆腐,在长年的加工实践中逐渐发现豆浆上面的油皮,并取之做出了原始的雏形腐竹。后传到建城县,李建成(原系唐太宗长兄,唐高祖李渊长子)封地,后改名为米州,又改名为筠州、瑞州,即高安市,从此以后,锦河两岸家庭式豆制品作坊生产十分发达。
据清光绪末年付春宫《江西特产会说明书》载:“瑞州府高安县产豆豉,时人皆好”的记载。
《齐东野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来自江西的读书人,颇以渊博自负,一日求见了大诗人杨万里。见面约数日,杨万里便对他说::“闻公自江西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这位读书人听了莫名其妙,他根本不知道‘配盐幽菽’是什么,故而老实承认,‘某人读书不多,不知何物’?杨万里拿出一部字书,翻到‘豉’字,下面的注是‘配盐幽菽’。此公才明白,杨万里是要江西的豆豉。
瑞州家乡豆豉据高安县志记载,被列为清代宫庭贡品。
高安腐竹起源于唐代,远在一千多年的唐代,当时佛教众多,寺庙林立,斋食盛行,腐竹这类食品遍布整个高安县城。
锦河安全渡(高邮对岸渡口)是最早高安腐竹产地之一,吴国珍老人用平底圆形铁锅烧稻草做腐竹,日投黄豆十五市斤,得腐竹十市斤,卖给尼姑做素食辣鸡食用。
瑞州府排楼下(现高安市十字街五金公司院内)由鞠炳坤筹七位师傅办起了小型腐竹厂。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高安的土特产品生产极为重视,由当时的中国贸易公司高安分公司组建了高安县腐竹厂(地方国营企业),由筠阳镇组建了筠阳镇豆腐社(镇办企业),从此结束了一千多年来散落在民间的个体豆腐、腐竹生产,组建了有组织有计划的专业生产企业。
高安腐竹生产成果和荣誉
一九八三年,“大观楼”牌腐竹获省优质产品奖,一九八五年四月被评为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同年获国家优质产品奖(银牌)。一九八八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高安市大观楼腐竹有限公司、高安桥腐竹有限公司的商标还被评为著名商标。“大观苑”牌腐竹2001年获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高安腐竹在国家历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先后30多次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奖励,被消费者视为最喜爱的食品。
一九八七年元月,原江西省省吴官正视察高安腐竹厂,认真察看了生产线,并称赞说:“高安腐竹有悠久的历史,你们生产的腐竹获得了国优,在全国很有名气,一定要把高安腐竹做强做大”。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温家宝同志先后到高安视察工作时,品尝了高安腐竹特产,给予了高度评价。
广西是全国六大腐竹生产基地之一,广西贺州市“高田”腐竹是广西腐竹代表之一。“高田”腐竹出自“山高林密,溪流纵横”的广西黄洞瑶族乡,以优质瑶山黄豆和瑶山天然山泉水为原料,具有口味清香甘甜,耐煮耐泡的特点。与全国其他各地腐竹相比,“高田”腐竹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高田”腐竹研制出独有的黄豆不脱皮技术,保留了黄豆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大豆卵磷脂、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富贵病”的功效;二是“高田”腐竹采用独有的真空包装技术,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不易破碎、保质优良,便于携带和储存。
清流嵩溪腐竹久负盛名,食用者有口皆碑,清流民谚曰:“一年到头吃不怕的是白米饭,一年四季食不厌的是嵩溪豆腐皮。”
史载,嵩溪豆腐皮的生产始于清朝嘉庆六年,最初称粉皮,后通称豆腐皮,又叫腐竹,是黄豆浆热煮时产生的浆面皮,捞起凉晒至乾而成。每片长八、九寸,宽半寸余。因其清香嫩滑,口感极佳,韧性远远超过其它品牌的腐竹。可煮可炖,尤其与鸡鸭猪肉相伴,香味扑鼻,更是传统名菜“大杂烩”少不了的角色;可炒肉片、大蒜、芹菜,清脆香甜;又可卤贪,浓香而不腻,而成宴席佳品,并被列为贡品,得到皇家白银赏赐,名声鹊起。後又经几代人不断摸索提高,烹饪技艺日臻完美。特别是解放初期,胡成生、陈继清两位名匠精心加工制作,嵩溪豆腐皮特色无可替代:通体光滑,色泽金黄,质地透亮,纯净无杂,无烘烤气,无焦糊味,耐煮易烂烂而不湖,嫩滑松脆富有弹性。由此确定了嵩溪豆腐皮远近闻名的霸主地位。
嵩溪豆腐皮制作工序严格,工艺精细,要经清洗黄豆、磨浆、滤浆、焖煮、捞皮、置凉、拌浆、晒烤等多道工序。若从清晨上工,直到大傍晚才能完成全部工序。在制作过程中控制火候及拌浆极有技巧,这是嵩溪豆腐皮叫绝的秘诀之一。生产者一口气10余小时守候锅旁,不得偷懒和疏忽,才能产出名品。早先用石磨磨浆,工艺随著新技术不断改进、提高,如用电磨磨浆,双层四方锅煮浆,拉牵机牵竹取代手工,焙干机焙烤等,质量优良而稳定,产量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农户公司”的生产格局,既有众多农户分散生产,又有公司集约经营。嵩溪豆腐皮叫绝秘诀之二,是选用上等黄豆,这得益於嵩溪和毗邻的林畲生产的黄豆,易於化浆又有很高的产出率。  嵩溪豆腐皮贵为“贡品”,身价已高。十几年前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福建省乡镇企业产品展览会上,入选参展的嵩溪豆腐皮又名噪一时,成为京城百姓争购的副食品。海外亲朋好友也以收到嵩溪豆腐皮为上乘礼品。确实,嵩溪豆腐皮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近40%,比猪、牛、羊等肉类还高。当然,除了佐餐开胃外,其清凉滋阴、防癌抗衰老的食疗功效更是诱人。
许昌县河街乡素有“腐竹之乡”之称,是全国最大的豆制品生产集散地之一,全乡已发展腐竹生产专业村21个,有5000多户从事腐竹生产,就业人员达15000多人,年生产销售腐竹3000多万公斤。腐竹生产带动了种植业(大豆)、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印刷包装业、食品加工机械业等相关产业的兴旺发展。河街乡有运输专业户8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腐竹生产的下渣是养猪的好饮料,几乎所有的腐竹专业户同时又是养猪专业户,全乡拥有养猪大户5000多家,年生猪存栏4.5万头,被命名为许昌市生猪生产基地。同时据统计,河街黄豆市场的日成交量150多吨,年消化黄豆5000多万公斤,是全国最大的黄豆销售市场。该乡的豆制品生产已经形成以腐竹为主,豆皮、豆丝、植物肉、豆腐五大系列十多个品牌。河街生产的“关公牌”和“北京牌”腐竹分别获得九四年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和九五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销会金奖。河街腐竹不仅以其多品种高质量畅销全国各地,占领全国60%以上的销售市场,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腐竹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增加了出口创汇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稳地占领了销售市场。
广西作为全国八大腐竹生产基地之一,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广西贺州市“高田”腐竹,出产于“山高林密,溪流纵横”的广西黄洞瑶族乡,以瑶山特有的黄豆和天然山泉水为原料,味清香甘甜。与全国其他地方腐竹相比,广西贺州市高田腐竹,独具以下特点:
1.“高田”腐竹出自“山高林密,溪流纵横”的广西黄洞瑶族乡,是绿色安全放心的营养长寿食品; 2.“高田”腐竹以优质瑶山黄豆和瑶山天然山泉水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口味清香甘甜,耐煮耐泡,有弹性
2.“高田”腐竹采用独有的真空包装技术,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不易破碎、保质优良,便于携带和储存。
“新桥腐竹”历史悠久,产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新桥镇、地理位置极佳,山清水秀。腐竹质纯、无杂、味鲜、久煮不烂。社坡腐竹以黄豆为原料,传天然水质,不掺杂,不放添加剂,保证质量,讲究信誉。在不少地区取得免检。五华县新桥运佳腐竹厂产品,销往珠海、河源、揭阳、广州、深圳、东莞等,年产100多吨。华县新桥运佳腐竹厂,是拥有自主出口权的产品,生产的腐竹原汁原味,真空包装,装箱外运,很受欢迎,年产50多吨,供不应求。除腐竹专业市场收购腐竹外,还有几十个商铺收购腐竹销往各地。新桥腐竹成了一大经济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