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鲍鱼 介绍

介绍摘要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鲍鱼养殖

鲍鱼的健康养殖和疾病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
①人为控制养殖生态环境条件,使养殖环境能尽量满足鲍鱼的生长、发育需要;②各种养殖模式和防疫手段能使鲍鱼保持正常的活动和生理机能,并通过养殖鲍鱼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病原的入侵以及环境的突然变化;③投喂适当的且能完全满足鲍体营养需求的饲料;④有效预防疾病的大规模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疾病的危害。其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养殖条件,保护生态环境
针对近些年受经济利益驱使出现的养殖盲 目发展、养殖规模无度无序的现状,应加快行业立法进程,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区划管理,防止盲目开发,控制养殖总量,坚持开发与养护并举,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方针进行鲍鱼养殖运作。优化养殖条件,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开展环保清洁型设施和养殖技术研究,研究开发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与处理技术、养殖设施工程化及自动化技术、生态型立体综合养殖技术等研究 。
2、开展抗病、抗逆养殖新品种的选育
良种是推动鲍鱼养殖业持续发展 的关键,抗病、抗逆养殖新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降低养殖风 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 响。目前,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 育种技术的结合,采用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多倍体技术、雌( 雄 ) 核发育技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高健康优质苗种的大规模培育技术和苗种培育工程化技术等技术培养优良新品种,另外有必要开展国外优良品种引进、驯化及其种质利用的研究,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地提高养殖品种的品质,加快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增强抗病能力和对环境的耐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3、开发优质高效饲料 , 合理使用饵料
根据鲍鱼的生长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饵料投喂,新鲜细嫩的海带、裙带菜、龙须菜是鲍鱼比较喜欢摄食的,投喂前饵料选择处理 要认真,投喂 量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鲍鱼育苗场中应筛选并定向培养适口、附着性强、营养丰富的底栖硅藻的藻种,鲍苗附着以后,若底栖硅藻数量不足,可以采取施肥措施促进底栖硅藻的生长繁殖避免基础饵料生物不足而造成鲍苗脱板死亡。还应加强鲍鱼养殖专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具有诱食、促生长、抗菌防病功能的添加剂,研制质量高、吸收性好并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的绿色环保型饲料。优质高效饲料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我国鲍鱼养殖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疾病、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
4、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少鲍病害的发生
针对当前鲍鱼养殖病害日益严重的现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 进一步加强病原体的发病规律、传染途径及致病机理等的基础研究;②开发单克隆检测、NDA探针、PCR诊断试剂盒等病害商品化快速诊断和检测技术;③建立养殖鲍鱼重大病害监测系统,逐步实现对鲍病的预测和跟踪;④尽快研究出针对性强、无毒或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鲍鱼养殖专用渔药,加强药物药效、代谢及残留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合理使用渔药防治鲍病;⑤开展鲍鱼免疫学及免疫防治技术研究,通过 口服免疫增强剂或接种疫苗达到预防鲍病的目的;⑥研究养殖水体中的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来消除某些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建立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实施健康养殖;⑦加强研究鲍鱼健康养殖技术,加快在业人员的鲍鱼养殖技术推广和 技术培训,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