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鲍鱼 介绍

介绍摘要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生长繁殖

跟一般螺类不一样,一般螺类大多是经过交尾繁殖的,而且它们在产卵时都分泌膜质或胶质的东西,把卵包被起来,单独产出或构成卵群。鲍鱼是雌雄异体,可是它并不进行交尾。到繁殖季节,雄性和雌性的生殖腺成熟以后,便分别把精子和卵子排到体外的海水中,卵子在海水中遇到精子就可以受精发育,它的这种繁殖方式是和双壳类的繁殖很相似的。鲍鱼的雌雄性从外表不容易看出来,必须看它的生殖腺才能判定,在繁殖季节生殖腺很发达,雌性的呈深绿色,而雄性的呈淡黄色。鲍鱼的产卵时期随种类和地区而不同。在青岛,盘大鲍一般在夏、秋两季繁殖,卵子受精后经过浮游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以后沉于海底变态成幼鲍。鲍鱼的生长比较慢,一年后贝壳大体可达2~3厘米,二年后大的可达4~5厘米。壳长10厘米以上的鲍鱼大约要长六、七年。
幼鲍必须投饵,且饵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速度。一般3毫米左右鲍鱼尚不能摄食大型藻类,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为食料,此时不用投饵;长至5~6毫米以后,就开始兼吃细嫩的浒苔等藻类。随着个体的生长,转为以大型海藻为主。自然海区及养殖投饵次数及数量视季节而定,夏季水温高,海藻易腐烂,叶状体腐败沉于底部,水中氨态氮增加,溶氧减少,易引起培养环境恶化,影响鲍鱼的正常活动,故此时每2~3天投饵一次,投的量要少些,以能吃完为准。
海藻繁殖,饵料丰富。
水清流畅、海水比重稳定,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的海区。
底质为岩礁石块。
海区无工业污染、敌害生物少,且冬天无封冻、春天流冰的海域为宜。
海底养殖:将2厘米左右的幼鲍放置养殖笼中,养配10~30%的饵料,封闭好置于海底;也可将幼鲍直接放置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区(增殖)。
筏式养殖:将幼鲍放置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养殖,定时投饵,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
池塘养殖: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在陆地建池,采用流水和充气养殖。
工厂化养殖:建鲍鱼养殖室,通过建冷却、供热系统以达控制水温的一种养殖方式。
坑道养殖:利用坑道自身温度恒定的自然条件,通过处理水质而采用的集约式养殖(可称为工厂化养殖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