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龟肉 介绍

介绍摘要

  • 功效
    舒筋治劳,润肺止咳
  • 来源
    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
  • 类别
    药材基源
  • 中文名称
    龟肉
龟肉是一种来自龟科动物乌龟的肉。龟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物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功效是舒筋治劳,润肺止咳。

龟肉

【动植物形态】乌龟,体呈扁椭圆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长宽高一般为120mm×85mm×55mm,最长者可达200mm以上。头顶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累粒状小鳞;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具角质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显;颈部细长;周围均被细鳞,颈能伸缩。背、腹甲的上面为表皮形成的角质板;下面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两侧有3条较显著的纵棱,但雄龟不太明显。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颈角板前窄后宽,椎角板5块;第1块前宽后窄,其后数声一般宽大于长,两侧对称排列肋角板各4块,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2块近长方形。腹甲与背甲几乎等长,腹甲淡黄色,少数褐色,共有6对;喉角板2块,呈三角形;肱骨板2块,外缘宽凸;胸、腹角板各2块,均较大;股角板2块,外缘较宽于中线;肛角板2块,后缘凹陷。背腹甲在体两侧由甲桥相连,形成体腔。四肢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无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间具蹼,尾中等长度,一般20-30mm左右,较细。头侧及喉侧有带黑边的黄绿色纵横线,头颈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浅。背甲各角板边缘外呈黄色,角板上的花纹形似金钱,故双有金钱龟之称。腹甲每块角板的外侧下方色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腹面色稍渚。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围色浅,往后呈棕褐色。

滋补佳品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发现龟肉的价值,越来越将龟作为高级滋补品和延年益寿的食疗佳品。特别是以龟肉为主要原料烹饪的食品,已成为现代宴席上的高级名肴之一,诸如清蒸龟肉、沙苑乌龟、龟肉粥等。而用龟肉与多种中药配伍而烹制的杞龟汤、参龟汤、当归龟汤等药膳更是被人视为滋补珍品,其肉和汤味美可口、鲜香至极,且老少皆宜。主治症瘕,痃疟,风痹,脚弱,虚弱小儿,妇女产后体虚不复,脱肛或子宫下垂。煮食乌龟肉,有促使收复之效。

用法与用量

龟肉作药用配方时可采用煮食或炙灰研末的方法。

选方

①治虚劳失血咯血,咳嗽寒热,补阴降火:田龟,煮取肉,和葱、椒、酱、油煮食。(《便民食疗》)
②治肺痨吐血:龟肉、沙参、虫草。共炖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久咳嗽上气:生龟三枚。治如食法,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渍曲,酿秫米四升,如常法,热,饮二升,令尽。(《补缺肘后方》)
④治痢及泻血:乌龟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普济方》)
⑤治热气湿痹,腹内激热:龟肉同五味煮食之,微泄为效。(《普济方》)
⑥龟肉鱼鳔汤治老年尿频:龟肉150克,鱼鳔30克。龟肉块与鱼鳔同煮,加少量盐调味,饮汤,食肉。
老年尿频多属于肾气虚,肾气虚又有肾气不固、肾阳虚等表现。龟肉、鱼鳔(鱼肚)均有养阴补血、益肾填精功效,此方对肾气不固引起的尿频有效,因龟肉、鱼鳔二味滋阴益肾作用较强,也颇适用肾阴虚者食用。
注:畏寒肢冷、食少痰多、舌苔厚腻者忌食。
⑦阴虚失眠,心烦,心悸等症:龟肉250克,百合50克,红枣10枚。共煮汤调味食用。有补血养心的作用。。

制作材料

主料:乌龟500克。
辅料:枸杞子30克,核桃35克。
调料:味精1克、大葱15克、姜10克、花椒1克、黄酒10克、冰糖15克、酱油10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