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黄酒 介绍

介绍摘要

黄酒(Yellow Rice Wine/Shaoxing Wine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市场格局

黄酒,世界最古老的酒种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黄酒发展至今生产企业已有700家左右,平均年产量2000—3000吨,但主要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仅有1/4左右的企业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据统计,黄酒行业生产规模在千吨以下的企业占80%,万吨以上的有近30家,4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5家。2004年,黄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了11家,伴随新进入者的进入,预计未来两年黄酒行业内厂商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尽管行业内销售收入前5位的企业已获得全行业55%左右的收入,但是前5位企业的产量规模仅占行业的14%左右,从规模化生产看,黄酒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
此外,由于传统的消费习惯影响,黄酒的生产、消费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三地合计黄酒产量、消费量分别占全国黄酒总产量、总消费量的83%和70%。2003年以来,黄酒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倾向逐渐显现,黄酒的传统销售区域之外的销售额迅速上升。此外,2004年黄酒的出口量同比增加了20%左右。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黄酒产量的增长率回升,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7.1%和20%。2004年全行业销售收入37.7亿元,利润总额 2.98亿元,同比增长10.23%和14.18%。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黄酒行业正步入一个新的成长期。
国家酿酒行业政策对于发展黄酒来说是积极的。根据“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黄酒产量要从2000年的14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250—280万吨。黄酒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黄酒作为酒类产品中消费税负最轻的品系,也体现了国家对黄酒行业的扶持。
未来黄酒市场的竞争力
黄酒因其为世界最古老的酒种、醇和的口感、健康的消费理念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随着白酒市场的规范化、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发展,黄酒意欲在其中突围,就必须寻找到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黄酒的竞争力在哪里?
1. 价值归位。在某些江浙地区,黄酒的价格甚至敌不过一瓶矿泉水。像如此低廉的价格,如何能体现黄酒的价值本身?白酒水井坊因其600年历史创造了白酒新的价格体系;葡萄酒张裕·卡斯特庄园酒因其与法国资方合作,重新诠释了法国庄园葡萄酒与中国民族品牌的完美结合。那么黄酒应该用什么来体现其价值本身呢?我们知道,价格并不一定是产品的的价值体现,但是要让产品的价值在价格上得到体现,那么我们就应该让产品的价值得到归位。对于黄酒本身来说,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明白,黄酒不是矿泉水!
2.品牌提升。某些营销认为,在宣传策略上,黄酒与白酒的区格应该是在健康这个问题上,但是笔者认为,酒作为日常消费品,消费者更注重它的感官消费,如果仅仅是为了健康,那黄酒在宣传引导上又怎么敌得过“生态酒”之称的葡萄酒和“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消费者为什么消费水井坊、国窖1573,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保健功能?答案是否定的。消费者看重的是他的品牌!但是品牌也有价格瓶颈:如果水井坊叫“全兴古窖”,消费者愿意花400元甚至更多钱去消费吗?丰谷的90年窖龄酒售价也不过100余元,古越龙山、会稽山也有30年陈酿,也有价格过千的产品,但是有多少人消费呢?这就是品牌瓶颈!因为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牌就只能是低价产品。
3. 历史传承。黄酒在世界的发展历史已经有2500余年了,其发展史远远超过了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如今的酒类企业都在宣传品牌的历史悠久,但是谁又能超过黄酒呢?而在中国,人们最先品饮的就是黄酒,对于人们的接受能力和亲近感来说,应该是较白酒和葡萄酒更容易接受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古越龙山已经进去全球免税店系统,那么下一个引领全国黄酒市场的独立高端品牌由谁来担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期待的事情。
如今,白酒已经垄断了大部分酒类消费市场,葡萄酒也因为消费市场的逐步建立及消费者的接受度增加而占据了部分消费市场,黄酒作为民族酒种如何突破地域限制,进而让全国消费者接受,从而建立三分天下的局势这个问题,非常值得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
中国黄酒,沉寂与崛起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二、国内酒类市场的现状。1980年以后,我国酒类行业尤其是白酒行业进入高利润,高增长的阶段,但盲目建设现象突出,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利润下降,大批企业陷于困境;从2000年开始,我国酒类市场峰回路转,生产全面回升,使整个行业的产量幅达6.8%,其中啤酒创下了8%的高增长,葡萄酒、黄酒增幅达到10%以上,就连一直低迷的白酒行业也实现。1.1%的增长,遏制了连年下滑的势头。
三、黄酒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黄酒生产区域突破了“四省一市”即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上海市,而发展到全国范围,但是黄酒跟我国整个饮料酒总量相比,仅占4%,据统计,2000年全国饮料酒年消费量约在2800万吨左右,其中啤酒约2200万吨,白酒500万吨,而被称为国酒的黄酒反为140万吨,且近几年来一直在这个量上徘徊,而作为中国黄酒代表的绍兴黄酒行业2001年共生产黄酒130万吨,较上年只增长30.99%,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及销售税金分别增长8.1%、10.84%和8.5%,增长最快的是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32.40%,而利润下降了4.78%,数据表明近几年来黄酒产量停滞不前,企业经营效益下降。究其原因在于
1.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市场区域小。而在国内,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西部、东北部则难觅踪影,当然,这与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南方湿暖多雨有关。然而,在啤酒、葡萄酒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洋酒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黄酒若不打破地域限制,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消费市场不断的被吞食。
3.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充分挖掘黄酒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对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企业强大的广告攻势,黄酒无论是在产品宣传、企业形象宣传、黄酒文化宣传上都已不能适应黄酒企业发展的需要。“好酒亦需勤吆喝”,绍兴黄酒在明清时期能够风靡全国,亦是得益于一批绍兴师爷以及文人骚客的竞相宣扬和推崇。而在如今,除部分黄酒企业意识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之外,像“古越龙山”是最早斥巨资在中央台打广告的黄酒企业,但这样的黄酒企业是少之又少,黄酒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远未得到挖掘:黄酒究竟是什么口味定位,什么样的酒才是正宗的黄酒,如何正确饮用黄酒等问题,消费者都不甚了解,可以说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了整个黄酒行业的低迷。
四、从消费潜力来看,黄酒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国内市场来看,黄酒作为低度酿造、高营养、保健型的酒种,很适合当今人们由于生活提高而对饮料酒品质的要求,从现代酒类消费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已由嗜好性饮酒向交际性饮酒和品尝性饮酒过渡;从价值取向来看,人们已经摒弃了爱高度、嗜烈性、求刺激的陋习,开始树立取低度、摄营养以调适,护养身心的新价值取向,因此,黄酒企业只要做好导向性宣传,必将会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从而使黄酒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从黄酒国际市场需求量来看,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计,黄酒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在50万吨左右,黄酒特别是绍兴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台湾等地的“绍兴酒”,在中国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制度之后,台湾产绍兴酒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的80%下降到25%左右,中国黄酒在国际市场上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黄酒的另一功能为烹任用酒,嘉善黄酒之所以能够占领上海市场,在于他们首先占领了上海人的厨房。假如黄酒能够广泛的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厨房,将会启动一块很大的国内消费市场。烹饪用酒的另一大商机在于在全世界开设的达10万家左右中国餐馆,而现在这些餐馆大多采用日本清酒,南朝鲜浊酒和台湾的仿绍兴酒。黄酒若能打开这个市场,其消费量将在20万吨以上。
五、深度挖掘黄酒历史文化内涵,倡导时尚黄酒。通观目前国内的酒类市场,白酒是市场的老大,葡萄酒是市场新贵,啤酒市场争夺则是愈演愈烈,只有黄酒市场仍是不愠不火。近几年来,黄酒产量略有增加,但企业利润却不断下降。因此,对于黄酒行业来说,最关键的在于找到黄酒发展的突破点,做大、做强黄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