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冬笋 介绍

介绍摘要

冬笋是立冬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未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主要产区为贵州赤水、四川宜宾、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西等地,其中贵州赤水冬笋因土质和环境原因,草酸含量低可以直接炒,有不过水不麻口的特点.虽然采挖冬笋影响竹子繁殖,但合理采挖不仅可以保证竹子正常生长,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

采收技术

1、技术要点
(1)开穴挖冬笋
从10月中旬开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用锄头开穴挖取。
(2)沿鞭翻土挖冬笋
先选择竹株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孕笋竹,从第一盘枝指引的方向,判断去鞭方向是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可以先在基部附近浅挖一下,找出黄色或棕黄色的壮鞭,再沿鞭翻土找到冬笋而进行采收利用。
(3)全面翻土挖笋
结合冬季松土施肥,对竹林进行抚育垦复,中翻20 cm左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失和折断,翻土时见有冬笋,则可一次性挖掘。
冬笋采收的乡土经验
(1)“先看毛竹竹叶偏向那边后挖鞭,碰到芽头尖,嫩鞭追后老鞭向前牵”在12月底(农历),在竹叶发黑又带黄叶的大年竹周围找竹鞭,挖到带有尖笋芽时,如碰到嫩鞭往后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笋。
(2)“老鞭开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边”追老竹鞭到头时,往往有新发竹鞭,从发鞭起点开始追,到第18节(一般80 cm左右时,就有冬笋。
(3)“找不到鞭,春笋洞边”指找不到竹鞭的时候,可追挖春笋笋穴内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笋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笋。
(4)“开枝低,竹枝粗,双开叉竹笋多”意思是指开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层竹枝双开叉的大竹,往往长得笋多。
(5)“下山鞭,鞭长、节长、笋少,上山鞭,鞭短、节短、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