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外形与黄姑鱼较为相似。区别在于其背部和体侧的体色微红,幼鱼尾柄基部上方有1黑色斑点。体延长,呈纺锤形,侧扁,头部钝圆,背部略微隆起。全长为体高的2.65-2.70倍,体长为体高的2.0-2.1倍,尾柄长为高的1.8-1.9倍。
1991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专家,从美国引进43尾0·8厘米的红鱼仔鱼,经过一年的精心强化培育,红鱼适应了环境生长情况良好。每尾鱼平均体重长到400克,最重者550克。14个月时,平均个体重736·7克,最重者达950克。以后3年,平均每尾鱼增重1000克。1995年,体重达4公斤以上时,开始性成熟产卵孵化,首批培育出仔鱼约5万尾。至此,我国“红鱼引种驯化及繁殖生物学研究”取得圆满成功。为红鱼在我国沿海推广养殖奠定了基础。
红鱼与目前我国普遍养殖的优良品种真鲷、黑鲷、东方红鳍豚、比目鱼、石斑鱼、大黄鱼等名贵鱼种相比较,美国红鱼具有许多优点。
其一是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在正常养殖密度情况下,饲养10-12个月,体重一般都能达到1公斤商品鱼规格,最重者可达到3公斤,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收入上万元,经济价值可观。欧美市场价每磅8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为抢手货。其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该鱼肉厚结实肉质细嫩,少刺多汁,味道鲜美,且色泽鲜艳,外观、口感惧佳。据测定,其蛋白质含量比大黄鱼高,但脂肪含量低,属于上等的保健海味珍品。
其二是红鱼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其适盐范围S=0一40‰,即在海水、咸淡水或淡水中均可正常生长。适温范围也很广。虽然它属于暖水性种类,但亦能耐低温,在2-33℃范围内均能存活,10℃以上就可以生长发育,18-30℃生长最快。而且耐低氧能力也强,其死亡临界溶解氧浓度小于或等于2·2毫克/升。由于红色这种特性,不仅可以在沿海海湾、潮间带、盐碱地采用网箱、池塘进行海水养殖,甚至内陆淡水中也可养殖。在我国海南岛周围海域,年平均水温为19-30℃特别适宜于美国红鱼养殖。试验证明,美国红色也完全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养成,且有较高的试验推广价值。
其三是美国红鱼食性广泛,对饵料要求不高,不论是人工饵料,还是小杂鱼、虾、贝类,都来者不拒,且保证正常生长。以低质的食物换取高档的水产品,正适合于发展阶段,所以乐意被水产养殖单位所接收。此外,此鱼抗病力强,不生特殊疑难杂症,成活率高,繁殖力强。在适宜生活条件下,可连续产卵,一般每隔三五天产卵一次,每次产卵5-200万粒。每尾成年雌鱼年平均产卵可达6000万粒,受精率在85%以上。有利于苗种需求,即时保证供应。
我国沿海各省水产养殖单位,已敏感地觉察到美国红鱼的前景和发展空间,而且正在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推进此项目早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