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俗称马驹子、卢季、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麻花骨鱼、鸡虾等。以底栖动物为食,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也取食各种小鱼。 最大个体可达 2 公斤。 其具有体形优美、食性杂、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俏销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经济及营养价值

该鱼具有体形优美、食性杂、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俏销等优点。

养殖方法

池塘选择:选择面积为1~3亩,水深1.5~2米的池塘,池塘中设有网箱,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
亲鱼选择:在每年的4~5月选性成熟的选2龄以上的亲本鱼,分别放在池塘的网箱中,并在离网箱的不远处开好增氧机;
人工繁殖:在投放亲鱼的第2~3天上午打催产素,经过24±2个小时后采用人工受精法产卵,脱粘后环道孵化,形成花骨鱼鱼种;
池塘清洁:将池水排干,清整池底后,对池塘进行消毒;
杂物捞除:注入新水,并捞除池塘内的杂物;
消毒花骨鱼:用2.5%~3%的食盐水或0.001%的漂白粉液浸洗花骨鱼鱼种10~20分钟;
投放花骨鱼:早春亩放1200~1500尾花骨鱼鱼种,搭配尾重50~60克的鳊鱼120~140尾,尾重300~400克的白鲢50~100尾;
投放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培养浮游生物为辅;日投饲料2次,日投饵率为所喂养花骨鱼总重量1.0%~2.0%;
投放肥料:投放有机肥与无机肥,使浮游生物繁衍旺盛;
日常管理:每周向池塘加入新水一次,每次加水深20cm深;每半月对池塘进行消毒;每月对池塘水质分析一次,保持池塘的水质pH值控制在7.2~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