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沙茶酱,也称沙茶,又称沙爹,是潮汕话的外来词,印尼语cate的音译。印度尼西亚人把涂了辣酱烤熟的牛羊肉串叫做cate,潮汕话的“沙茶”则专指辣酱   。沙茶(印尼语:Satay)在闽南,潮汕,台湾也被称为沙嗲。沙茶酱是起源于潮汕,盛行福建省、广东省等地的一种混合型调味品。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延伸阅读

沙茶酱和沙嗲酱沙茶酱同沙嗲酱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比较正宗的港式潮州菜烹调中“沙嗲牛柳”与“沙茶牛柳”这两款滑炒牛肉菜,应分别使用沙嗲酱和沙茶酱兑汁,同时它们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调料也迥然不同。烹制沙嗲牛柳时,必须先用洋葱末、红椒末和菠萝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酱,而且必须放适量淡奶及少许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制沙茶牛肉时,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酱的本味更适合国人的口味。两者成品色泽和观感也有区别:前者淡桔红色,卤汁较细腻;后者淡褐色,卤汁中颗粒物较多,两者的风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酱的品种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沙嗲酱和马来西亚沙嗲酱。
特色:色泽金黄,形状美观,沙茶酱独特的醇香,鸭块肉质软嫩芳香,吃时倍感味醇鲜美,甜辣爽口.
原料:鸭1只(1250克左右),沙茶酱125克、葱段15克、水发香菇25克、马铃薯12个、姜片5克、蒜泥25克、辣椒粉10克、白酒25克、白糖15克、酱油50克、味精10克、湿淀粉50克、猪骨汤750克、熟鸡油10克、熟猪油750克(实耗100克)。
制作:1、将鸭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稍氽取出,盛入沙锅,加清水1000克,酒10克、葱段、姜片,旺火煮沸,十五分钟后捞出。 2、将鸭头、颈、翅膀、尾、脚掌剁下待用,鸭身剖成两片,分别切成3.5厘米长、0.8厘米宽的块。马铃薯去皮洗净,用刀修削成均匀的桔子状12个,下油锅炸三分钟捞起,再上笼旺火蒸十分钟至熟取出。
3、炒锅微火烧热,先将蒜泥、辣椒粉、沙茶酱、酱油、白糖、味精、酒15克下锅稍炒,再放入鸭块翻炒五分钟,然后加猪骨汤、鸭头、颈、翅膀、尾、脚掌焖一小时三十分钟,最后放入香菇,再焖十分钟起锅,先将鸭头、翅膀、尾脚捞出、按原鸭形摆在盘内,再捞出鸭块置盘中,取出香菇铺上,把马铃薯放在盘四边。炒锅放在旺火上,锅内沙茶焖汁用湿淀粉调稀勾芡,烧沸后浇在鸭块上,淋上熟鸡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