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梅干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梅干
  • 主要食材
    黄梅,青梅
  • 分类
    日本菜
  • 口味
    酸、咸、香
  • 特点
    排毒养颜
  • 日文名
    うめぼし
梅干,是日本传统的咸菜食品,对日本人来说,咸黄梅是最普遍的食品之一。到了黄梅雨季节,在各个家庭与食品工厂就开始生产梅干,一时间,整个日本都弥漫着一股梅子香味。梅干有抗菌、杀菌、解毒、调整胃肠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消除疲劳、缓解晕车,梅干茶还可以缓解醉酒不适症状。

发展历史

据说梅树的原产地是中国长江的中游、湖北省的山岳地带。大约一千五百年以前,遣唐使(630-894)从中国把“乌梅”带回日本来。当时,这个乌梅是有止痛与解热作用的非常珍贵的药品。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治好村上天皇的病就是梅干。
镰仓时代(1192-1333)与室町时代(1394-1573),梅干作为解毒剂与开胃药被利用于武士之间。
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一般家庭开始生产梅干,梅干遍及各地老百姓。
明治时代(1867-1911),梅干又是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最普遍的药品,又是健康食品。流行传染病时,急剧增加对大量的梅干的需求。
我们作为健康食品直接吃梅干,还把它作为一种调料或少量作料使用于各种菜。
“南高梅”的由来
加工梅干最合适用的品种是纪州(和歌山县地带)产的“南高梅”。经叔父的介绍小山贞一得知南部乡的高田贞楠种植的梅树中有一种梅子的品种最合适加工梅干的梅树,为了增加梅子的收获量,小山贞一开始种植这种梅树。南部高中学校的教师竹中胜太郎在1965年把这种梅树的梅子登记在农林种苗。因为可以了解“南部高中学校”的略称,又可以理解“南部的高田梅”的略称,所以起名为“南高梅”。
中国古代的梅干文化
梅干是中国古代食品,在礼记和中周礼有明确记载桃诸,梅诸,卵盐。——《礼记》在古代梅干也称干撩。干撩 馈食之拨,其实枣、栗、桃、干撩——《周礼》 在古代对日本进行文化传播时同清酒 、豆腐、酸饭团传入日本

生产程序

1.购买成熟黄梅。一定要挑选最优质的原料,如果有伤痕、有虫眼、有斑点的东西,要除去不良品。使用的容器一定要消毒。
2.除掉梅子的蒂。这时请注意,不要弄伤梅子。
3.把稍微带绿色的黄梅泡在水里泡一个晚上,把带黄色的泡在水里泡四、五个小时,以便除掉涩味。
4.将梅子放进浅筐,甩去梅子上的水。
5.沥乾水分后,用盐淹渍。如果要加工2kg的原料,就用350g的盐。把盐撒满均匀,把原料放进容器内。用的盐最好选用没有精制的那种。
6.把压石放在上面。压石的重量是原料的2、3倍。
7.过几天后,从黄梅渗出来的果汁积到容器的上面,就购买紫苏。
8.紫苏的叶子摘下来后,把沙子与泥洗掉。
9.将紫苏放进浅筐,甩去紫苏上的水。沥乾水分后,用半量的盐,搓紫苏榨出涩味。倒涩味后,再重复一次。用剩下的一半的盐,搓紫苏榨出涩味。榨出涩味两次,拧干涩味。如果用400g的紫苏,就用80g的盐。
10.把黄梅渗出来的果汁倒拧干的紫苏上,让它的颜色变得鲜紫红。
11.将紫苏放在黄梅上,似乎用紫苏盖上。
12.等到暑伏后,到了夏季最热的大晴天,把黄梅从容器里捞上来,放在阳光直接晒到的地方,晒3天3晚。晒一天后,把黄梅放在黄梅渗出来的果汁里浸一浸,在晒黄梅。同时也晒梅汁。
13.晒完后,把梅干放进容器里保存下来。大约过10天,随时可以吃,但过半年后,味道会变得更醇和。

常见效用

梅子本来有“解除三毒”的作用。“三毒”是食毒、血毒、水毒。就是说梅干有抗菌、杀菌、解毒、调整胃肠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因柠檬酸与疋克酸的效力而活代谢、活血脉,加强肝脏与肾脏的机能,将体内的乳酸等排出到体外,消除疲劳。
晕车时也可用。只要把梅干放入嘴里就可以。
喝醉后到第二天还感不适与感冒时喝梅干茶也有效。将一个梅干放入杯子,把它用筷子捣碎后,倒入热茶搅拌,然后喝梅干茶,效果显著。

中国青梅

梅干闻名海外

青梅干,简称为梅干,也称为话梅,是以青梅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特别是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的诏安县,自古就有种植青梅的历史,且以种植广、产量大、品质优著称。用诏安青梅加工而成的青梅干,具有外观色泽鲜艳,皮Q不易破损,味道可口等优点而闻名海内外。由于诏安制作青梅干的青梅品质好,产量大,加工方便等特点,每年的3、4月份就开始云集四面八方的青梅收购商争相采购。这些青梅更多地被加工成青梅干,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梅干营养价值

由于青梅干是由青梅简单加工而成,其保持了青梅原有的众多对人体有益物质,富含丰富的果酸和维生素C等十多种有益元素。特别是用诏安青梅加工而成的青梅干呈淡黄色,富有弹性,酸甜可口,加工时果皮不易开裂,使得内含物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青梅干具有清解食毒、血毒、水毒的“三毒”作用,也就是有抗菌、杀菌、解毒、调整胃肠,消除疲劳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晕车时也可用青梅干缓解,只要把梅干放入嘴里就可以;喝醉后到第二天还感不适与感冒时,喝梅干茶也有效。将一个梅干放入杯子,把它用筷子捣碎后,往那杯子里倒热茶搅拌,然后喝梅干茶,疗效显著。

梅干制作过程

在福建民间自古就有腌制青梅干的传统,且历史悠久,福建地区制作青梅干基本上都是靠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成,流传着“一斤梅洒二两盐”的制作口诀。加工出来的青梅干呈淡黄色,很有弹性和Q劲,只要保存得当能够保存好几年不变质。接下来,讲解一下诏安县大布村和红星乡的青梅干制作过程:1.将刚采摘回来的青梅准备好,挑选优质的青梅果,如果有伤痕、有虫眼、有斑点的东西,要除去不良品。同时,对接下来要使用到的容器一定要洗净消毒准备好;
2.仔细去除掉青梅果的蒂,尽量不要弄伤梅子;
3.把稍微带绿色的青梅泡在水里泡一个晚上,把带黄色的泡在水里泡四、五个小时,以便除掉涩味。
4.将梅子放进浅筐,甩去梅子上的水,沥干;
5.沥干水分后,用盐淹渍。如果要加工2kg的原料,就用约400g的盐,按照“一斤梅,二两盐”来配,盐放多点没关系。用的盐最好选用没有精制的那种粗盐,一层梅子一层盐,同时撒均匀。
6.把压石放在上面。压石的重量是原料的2、3倍。7.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白沫漂在上面,若是就是之前放的盐量不足,此时补放些盐。
8.等到暑伏后,到了夏季最热的大晴天,把青梅从盐渍的容器里捞上来,放在阳光直接晒到的地方,通常是晒3天3晚(多晒点时间也没关系,因人而异)。晒一天后,把青梅放在青梅渗出来的果汁里浸一浸,再晒青梅。
9.晒完后,把青梅干放进容器里密封保存下来。就可以随时可以使用,但过半年后,味道会变得更醇和。

民间腌制

在中国的福建,民间制梅已有悠久的历史,福建省仙游县民间有许多自制的腌制产品如:梅、琵琶罐头、菠萝罐头、腌制萝卜、腌制咸菜等,基本上都是以传统手工制作。
●福建地区一般制梅放盐量为:一斤梅洒二两盐。
●放入的盐越多梅的保存期限就越久。
●日本最终梅的成品含盐量9%,则制作的时候放盐量为一斤一两盐。

相关美食

梅干茶泡饭

用料:梅干、米饭、茶、海苔、熟芝麻 、日式酱油、 绿芥末、 盐
做法:
1 、手撕或者用干净的剪刀剪把海苔剪成丝。
2、盛适量的饭。把海苔铺在饭上。最上面放上梅干。
3、把泡好的茶水沿着碗边慢慢的浇进去.茶水要漫过饭的三分之二。
4、根据自己口味加上少许盐、芝麻、日式酱油、芥末,拌匀了吃即可。

梅干梅酱蕃茶

用料(一人份):
梅干一颗
酱油(最好是长期酿制的)1/2∼1小汤匙
有机三年番茶约一杯
生姜汁适量
作法:汤饮杯内放入梅干,以汤匙将其压碎,加入酱油,妥为混合。将高浓度的热番茶注入杯中,再将生姜汁加入即可饮用。

梅干梅干汁

将话梅干加入红茶中煮沸即可。每天饮用150ml 左右比较适当。梅干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对清理肠胃也大有裨益。能保持血液弱碱性,适合在食用过量的肉类等酸性食品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