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萝卜干,是指晒干的萝卜,是国内大众喜爱一种独具风味的易保存干蔬菜。富含维生素B,铁质含量除金针菜外高过其他食物。萝卜干在潮汕称菜脯,咸香脆口,消食开胃,与潮汕咸菜、鱼露并称潮汕三宝。上杭萝卜干色泽金黄,皮嫩肉脆,甘香味美,明初即享有盛名。萝卜干制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后进行,要经过“晒、腌、藏”三道工序。将萝卜拔出洗净,放太阳下曝晒后用盐围实,一层萝卜一层盐,装满后上盖,再压上大石块,晚间收回。

历史

简介:
史籍记载它“畅销闽粤”。上杭是闽西的萝卜主要产地,是闽西八大干之一。城郊附近的水南、张滩、土埔一带所产萝卜有红有白,具有鲜嫩、清脆、甘甜等特点。既可炒吃、清炖、油炸,又可浸泡变淡后加白糖、酸醋作宴席冷盘。
上杭萝卜干的传说
上杭萝卜干是“闽西八大干”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补脾益气等作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其名传扬国内外。据闻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有一天,有位神仙云游上杭,当路过太拔湖子里时已正日中,太阳火辣辣的,他感到肚饥口渴,于是来到附近的一村民家中想讨口饭吃,村民非常热情,递上茶水又端来白米饭,不过没有菜。神仙感到很奇怪,问主人怎么没菜?主人说:“正处蔬菜交接时。没有什么菜,要说有的话,还有一头萝卜种。”神仙说“萝卜种也好,拔来做菜。”主人为难地说“萝卜拔了,拿什么去做种?”神仙说“没关系,上半截留着做种,下半截拿来煮。我问你,你还有萝卜种籽吗?如果有的话,还可以播。”主人说:“我从来没听说过春天能种萝卜的呀。”神仙走出大门,指了指周围的山地说:“是真的,我能所看到的地方,都能种萝卜,不信你可以试试嘛,你们这里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可以播种,一年三百六十天都会有萝卜的。”主人听了半信半疑,笑着说:不过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有萝卜,那吃得这么多?吃不了会坏掉怎么办?”。神仙听了后,想了想又说:“你就做成萝卜干吧!”。主人又问:“怎么做呢?”,“很简单,卤以白盐,而后晒干,再入瓮内,泥纸封固,时过九九,即可开瓮取食。”
神仙走后,主人照此方法而行,说来也奇,这主人四月播的萝卜种籽,同样也能生长,并能长萝卜。在这里原来只能在秋后至“小雪”播萝卜种,才能长萝卜的,如今这湖子里一年三百六十天都能长萝卜了。每天每时,都可吃到新鲜萝卜,吃不完的就拿来做萝卜干。后附近村民听说这里的萝卜种籽好,就买来种,这里的萝卜品种和做萝卜干的方法在上杭慢慢地传开了。成了“闽西八味”之一,盛名传扬国内外。
常州萝卜干
萝卜干是江苏常州的著名特产,明代起便成为朝廷的贡品。 准确记载有萝卜栽培技术的农书是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到了宋代,萝卜在南北各地都有栽种,并出现了不少优良品种。对萝卜全株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性状的描述较为全面的是《授时通考》(1742年),该书记述了萝卜的根可以腌制、做酸菜等多种加工食用方法,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
新闸红萝卜种植究竟起于何时,县志没有记载,当地老人也说不清。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明朝初年,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来到常州,当他们路过新闸时,深谙风水学的刘军师看到新闸有一股紫气东来,大惊失色,立即耳语朱皇帝,朱皇帝问其有何对策,刘伯温说,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朱元璋随即询问地方官,此地百姓有何副业,答曰:少量农民种萝卜。于是这位朱皇帝以许多“优惠政策”为诱饵,例如将新闸萝卜干指定为贡品,中央政府以高价大批量收购萝卜干倾销各地,以此鼓励新闸农民大力发展萝卜种植业。从此,红萝卜在新闸地区运河两岸遍地开花,新闸萝卜干也成为名牌产品。
据1927年《武进年鉴》记载,当时新闸地区红萝卜的种植面积为19042亩,鲜萝卜年总产量高达571270担。因为新闸地区广种新闸红萝卜,吃卖之外,还有剩余,就用来腌制成萝卜干。从明代新闸萝卜干形成红萝卜种植体系和萝卜干腌制体系后,这种体系代代相传,保证了常州萝卜干口味的纯正。 常州萝卜干是馈赠佳品。据悉,上世纪50年代,常州平均每年要有近千吨新闸萝卜干出口到东南亚地区,最高年出口销量达1500吨。先后荣获“江苏省传统优良食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和部省优质产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