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调料
    猪油
  • 辅料
    肥膘肉
  • 中文名
    白松大马哈鱼
  • 主要原料
    三文鱼,小麦面粉
  • 适宜人群
    青年人,老年人
  • 是否含防腐剂
三文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所含的Ω-3脂肪酸更是脑部、视网膜及神经系统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有增强脑功能、防治老年痴呆和预防视力减退的功效。三文鱼能有效地预防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誉。中医理论认为,其肉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可治消瘦、水肿、消化不良等症。

主料

三文鱼(500克)
辅料:小麦面粉(50克)肥膘肉(25克)鸡蛋清(100克)
调料:姜(5克) 盐(5克)小葱(5克) 味精(2克) 猪油(炼制)(50克) 椒盐(10克) 黄酒(15克)类别:东北菜
制作工艺
1. 将三文鱼(大马哈鱼)宰杀治净,片取肉剔净皮骨,和肥膘肉一起剁成泥,装入碗中;
2. 鱼茸中加鸡汤少许和葱、姜末搅拌,放入50克蛋清继续搅匀,再加入精盐、味精、黄酒搅拌均匀;
3. 搅匀的鱼茸做成1 厘米厚、0.5 厘米宽的椭圆形小饼,放入盘中备用;
4. 用鸡蛋清50克,打成蛋泡糊,加入适量干面粉和淀粉拌匀;
5. 将砂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擦净,放油,加热至四成热时,将鱼肉饼粘干面粉,拖满蛋糊下入温油锅内慢火炸制;
6. 待两面炸成银白色时捞出沥干油,放在菜墩上改成一字条,装盘撒上椒盐少许,食用。

工艺提示

1. 搅拌鱼茸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不能超过20℃,高则鱼茸变性,失去其亲水性能,以致加热后不能形成包水的网状结构,成为豆腐状,温度控制在10℃左右最佳。为了维持这种低温,可先将鱼肉冷却或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碎冰(以冰代水)。这样,不仅可降低鱼茸的温度,而且还可使菜肴成品柔软适口;
2. 油温控制在四五成热为宜,过高易上色,过低原料存油,浮炸不起;3.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熟猪油1000克。
菜品口感
此菜口味咸香、色泽银白、质地松嫩、形状整齐。

食谱相克

肥膘肉: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鸡蛋清:鸡蛋清不能与白糖、豆浆、兔肉同食。

健康提示

大马哈鱼是鲑鱼的一种,是珍贵的冷水洄游鱼。幼年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的白令海佳,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维生素A 等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