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河蚌 介绍

介绍摘要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亚种分化

蚌目分为两个总科,蚌总科全部淡水产,包括珍珠蚌科和蚌科;三角蛤总科能够用足跳跃,热带海产,仅三角蛤科。
我国常见的蚌科动物有10余种。如褶纹冠蚌、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背瘤丽蚌、圆顶珠蚌等。贝壳可作中药珍珠母,其中褶纹冠蚌、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等体内得到的颗粒状珍珠亦可药用。
三角帆蚌
贝壳大而扁平,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壳质坚硬而厚实,有较发达的铰合齿,壳面呈黑褐色带绿框黄褐色,有明显的生长轮脉。壳顶低而平坦,位于壳前方。壳顶处有皱纹,后背部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肋。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一个帆状的后翼。此翼脆弱易碎,成年蚌的后翼常残缺不全。壳内平滑,珍珠层具有美丽的光泽。该蚌具有很多良好培育珍珠的性状。不仅操作简便,且育珠率高,培育出的珍珠质量好。
褶纹冠蚌
壳厚而大,壳质坚硬而膨突,外形略似不等边三角形,个体一般比三角蚌大。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壳后部长而扁,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大形的冠,成年蚌的冠易破碎。壳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10余条逐渐粗大的纵肋。壳表面呈黄绿色至黑褐色。铰合部强大,韧带粗壮。壳内具有珍珠光泽。用该蚌培育珍珠,速度快,产量高,但手术操作没有三角帆蚌方便,且珍珠层质粗糙,珠光淡黄,故培育出的珍珠质量不如三角帆蚌育的珍珠好。
背角无齿蚌
壳长达20厘米,具有两瓣卵圆形外壳,左右同形,壳顶突出。前端圆,后端略呈斜截形。腹缘弧形,背缘平直。壳薄,微膨胀,壳面平滑,壳面生长线细但明显,无铰合齿。
壳长卵圆形,坚厚,珍珠层发达,壳顶部刻纹常为同心圆型。铰合部有大的中央齿。无鳃水管。鳃与肛门的开口间无明显的区分。二对鳃都形成有育儿囊。钩介幼虫无钩。淡水产。如珍珠蚌,能产珍珠,可供药用,其贝壳亦可作珍珠母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