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桂圆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桂圆
  • 拉丁学名
    DimocarpuslongganaLour.
  • 别称
    龙眼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无患子目
  • 无患子科
  • 龙眼属
  • 龙眼
  • 分布区域
    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省
桂圆亦称龙眼,是一种水果。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状。桂圆为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

历史记载

桂圆文书记载

桂圆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一直沿用。旧法用挂钵填土。

桂圆品种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桂圆名称由来

由来一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由来二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桂圆药用

桂圆概述

桂圆即龙眼(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桂圆详细说明

据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
桂圆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但怀孕期间最好别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
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桂圆选购7法

1.看。
果体饱满、圆润,壳面黄褐醒目,肉质厚实,色泽红亮,有细微皱纹,果柄部位有一圈红色肉头为质佳;如果壳面不很平整,颜色不均匀,有油褐斑迹,说明肉质卤湿变质。
2.捏。
手捏易碎,壳硬而脆者质优;手捏壳凹陷,不易碎,说明受潮或干燥度低,时间长易霉变。
3.称。
不同的品种同一分量,粒少颗大为质好,反之质次。
4.滚。
把桂圆放在桌上,用手滚动,不易滚动者质优,易滚动者质次。
5.咬。
新桂圆的核咬时易碎而有声,陈货变质桂圆咬核性韧。
6.尝。
味甜,软糯,清香,嚼时无渣的质好,甜味不足,硬韧,嚼有残渣者质次,味带干苦,是烘焙过度或陈货,不可购买。
7.剥。
质好的桂圆肉,核易分离,肉质软润不动手;质次的肉,核不易分离,肉质于硬。

相关人群

桂圆适应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记忆力低下者、头晕失眠者、妇女食用

桂圆不宜人群

2. 有上火发炎症状时不宜食用,怀孕后不宜过多食用。

备注

购买时应注意与疯人果相鉴别,疯人果又叫龙荔,有毒,它的外壳较龙眼平滑,没有真桂圆的鳞斑状外壳,果肉粘手,不易剥离,也没有龙眼肉有韧性,仅有点儿带苦涩的甜味
龙眼作为水果宜鲜食,变味的果粒不要吃
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
最近多有婴幼儿童因吞食整颗带核龙眼而丧命的案例,所以为避免发生危险,孩子食用时应由家长看管,并且将其制成小块后再食用。

泸州桂圆

桂圆历史

泸州桂圆,有着辉煌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泸州桂圆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汉代。西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所言“旁挺龙目(即龙眼),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绍朱实之离离。”即言及泸州桂圆。而张坝桂圆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广填四川”时,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

桂圆功效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据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
桂圆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

栽植方式

桂圆幼树整形

无分枝的苗木留60 cm短剪定干, 然后在40~60 cm范围内选留3个左右分布均匀、生长健壮、方位错生的枝条作为主枝, 主枝长50 cm时摘心;每一主枝上距分枝点30 cm开始留2~3个副主枝, 副主枝长40 cm时摘心;每一副主枝上距分枝点20 cm开始留2~3个三级枝, 依此类推, 最后形成矮化紧凑、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丰产树冠[1,2]。有分枝的苗木不需定干, 按上述原则培养各级分枝。

桂圆结果树修剪

龙眼修剪一般在春季萌芽前进行, 主要是疏剪密弱枝、丛生枝、短剪病虫枝、下垂枝, 打掉霉桩。在不影响树体通风透光的前提下, 尽量保留一定的健壮骑马枝和内膛生长正常的枝组, 形成立体结果树冠。树冠矮小, 便于操作的幼龄结果树, 应结合夏季修剪, 短剪落花落果枝, 促使夏梢适时抽生。

桂圆施肥

龙眼对钾敏感, 需求量较大, 全年施用氮、磷、钾比例以1.0∶0.5∶1.2为宜。
幼树施肥做到一梢两肥, 即于各次新梢萌芽前和嫩叶转绿时各施1次肥, 以促使其整齐抽发、健壮生长、叶片及时转绿。肥料以腐熟人畜粪+速效肥为主。最后一次施肥宜早不宜迟, 并且不能用迟效肥。
在结果树施肥上, 有花树施好3次肥, 第1次于开花前见花穗的二次枝梗时施用, 此次肥要重点补充钾肥, 施肥量占全年的50%;第2次于4月中旬施1次氮、磷、钾肥配合的壮果促梢肥, 以提高当年产量, 为翌年丰产打好基础, 施肥量占全年的25%;第3次于采果前10 d施1次速效肥, 以恢复树势, 促使早秋梢抽生, 施肥量占全年的25%。注意第1次肥不能提早, 第3次肥不能推迟, 并且不能用迟效肥;不能施用含氯的复合肥。无花树施好2次肥, 第1次于8月上旬施1次氮、磷、钾肥配合的完全肥料, 促使夏季末梢健壮稳定。此次施肥量应占全年的70%以上;第2次于9月上旬施1次速效肥, 促使早秋梢及时抽生老熟。施肥方法:幼树于树冠滴水线下轮换开沟施肥, 成年树于树冠内放射状开沟施肥[3]。

桂圆灌水

在新梢抽生期、花期、果实生长期, 须保证水分供应。结果树根据上年冬季及当年早春天气情况, 若遇干旱, 于现“红点”时灌1次透水, 促使花芽适时萌发。

桂圆中耕

采果后对园土及时中耕。夏秋季雨后对园土及时浅中耕, 以疏松土壤,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促进土壤理化性状稳定。

桂圆花果管理

保花保果
自谢花3/4时开始, 每7~10 d用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至6月中旬结束。
疏花疏果
在大年时进行, 以平衡大小年。一般在花前1周进行第1次疏花, 短摘长大花穗, 穗长留5~10 cm;第2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第2次疏果, 根据着果情况, 疏除顶部、外围部分整穗果, 以促发夏梢, 为翌年丰产打基础。留果量以双手可及范围留约8个穗果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