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橄榄 介绍

介绍摘要

橄榄(学名: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高可达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侧脉12-16对,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植物文化

橄榄核雕又称榄雕,是汉族雕刻艺术之一,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其总体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其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
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核雕技艺鲜有传人。早在明代《清秘藏》中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个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代王叔远精雕之桃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可谓之核雕三绝,其作品传世绝少。在清代,也有不少核雕名家高手,技艺超群,乾隆初年(1736年)苏州民间艺人杜世元,也是用一枚不到一寸的桃核刻“苏子游赤壁”题材,与《核舟记》中的核舟有所不同,核雕在当时被称为“鬼工”。
据《齐东野语》记载,橄榄又名“谏果”、“忠果”、“青果”。因为初食橄榄时有涩口之感,但放在嘴里久了,就会感到有清甜的回味,苦尽甘来,就好像“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样。在古代它是一种名贵的果品。据《南方草木状》记载,(此果)吴时岁贡以赐近臣。
在浙江温州孤屿西边,位于现今博物馆墙内有株高大的橄榄树,据说此树是明代万历丁亥年间(公元1587年),郡守卫承芳主张移建郡域南隅的“卓公祠”来此与兴庆寺贴邻时栽的。古祠早已废了,而此老橄榄树还健在,已有四百多年了。在此栽橄榄树是为了纪念卓公的,卓公为明代浙江瑞安人,洪武进士,他为人正直,遇事敢于直言,永乐初,为徙藩事而殉难,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感动了温州百姓,人们就栽橄榄树以纪念他的“秉性忠鲠,果敢净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