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采种
应从生长健壮的成年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采种时,先检查果实的种仁是否充实,要选择种仁充实的果树上进行采集。采下的果实,宜选择日光不直射的适当场所,将果实摊开堆积,堆积高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堆积4-5天以后,果肉腐烂,可在流水中冲洗,并除去上浮的瘪子,晾干表面待用。
贮藏
种子贮藏普遍是采用沙藏法。即用3份清洁的湿沙和1份种子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即可。湿沙含水率在5%左右。种子与沙子混合后,开深30厘米、宽60-100厘米的沟,底部铺沙约6-7厘米厚,再将混合的种子与沙子放入。然后,再在面上铺一层沙,上面覆盖稻草。
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液或4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钟。在苗圃地畦表面破碎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畦的表面上,每平方米撒种子1.25-1.5千克,播后用木板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上面覆盖一层细土,深约2-3厘米,再覆盖一层薄草,以防雨水冲刷和表土被晒干。至12月中旬天气转冷时,再盖薄膜小拱棚保温。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注意排水和防止鼠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于第2年1月份种子萌动,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后,如中午太阳光太强,要打开小拱棚两头的薄膜通风,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防止日灼或猝倒病。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