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的块茎。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一般炮制后用。
【性状】: 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凹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炒熟的半夏味道斯花生炒花生,香脆,但口和咽部麻烈异常,十分痛苦,误食及时就医。
【采制】: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一般炮制后用。
【性状】: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凹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化学成分】:
含β-与γ- 氨基丁酸(β-,γ-aminobutyric acid)、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1-麻黄碱、久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及其葡萄糖甙、胆碱和半夏蛋白Ⅰ等。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半夏炮制品
【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
【清半夏】: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
【姜半夏】: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白色,粉性足,质松脆,气微,味淡。
【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