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公鸡 介绍

介绍摘要

公鸡,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能报晓。公鸡是法国的国鸟 ,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顽强、好斗的性格。

饲养管理

1 前期体重达标
在2~4周体重必须达标。建议1日龄给料14~15克, 然后每日增加料量3克, 到55~60克后停止日加料。前期体重一定要达标, 没有达标的不要采用无料日的限饲方式, 以免降低饲料转化率。
应延长光照时间来刺激鸡只多采食。建议1日龄用24小时、2~4日龄23小时、5~7日20~22小时、8~14日20小时、从第二周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 到24~25日龄减少到8小时, 一直到加光前维持不变。具体的光照管理应根据公鸡实际体重情况来决定, 因为体重决定料量, 而料量决定着光照时间。应控制好饲料粉率, 要求颗粒必须达85%, 并根据体重可以延长育雏料的使用时间。
2 育成期体重
在6周末体重应达标, 最好超标100~200克, 最少超标50~100克, 14周龄时超标50克。这样实际料量前期超标, 5~10周与标准持平, 10~20周略低于标准料量, 20~24周与标准持平, 24周时基础料量为125~127克。
3 胫骨长度与骨骼发育关系
我们知道在28~35日龄骨骼和胫骨发育已完成50%, 到80~95日龄完成90%。这样用胫骨长度代表骨骼的发育程度, 而胫骨长度与受精率呈正相关, 胫骨越长受精率越高, 一般胫骨相差1厘米, 受精率相差10%。
正常情况下1日龄雏鸡胫骨长度为3.2厘米, 1~5周 (5周) 胫骨净增长5.1厘米、6~12周 (7周) 净增长4.2厘米、13~21周 (9周) 净增长1厘米, 合计净增长10.3厘米, 到21周龄骨骼发育基本结束, 胫骨长度达13.5~14厘米。所以2~4周体重不达标, 胫骨长度就不能达标, 更不能通过9~11周的体重增长来弥补。
通常在20~22周龄混群, 过早会造成均匀度严重分化, 一般情况下公鸡的性成熟早于母鸡, 应逐渐混入, 未成熟的公鸡坚决不能与性成熟的母鸡混群, 建议公母体重比为1.1~1.5∶1。混群时应进行全群称重, 确保单栋公鸡体重差异小于250克。
入舍时公母比例为15%, 混群时公母比例是14%, 如果公鸡达到75%的均匀度, 那么公母比例:14%×0.75=10.5%, 均匀度达85%以上才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保证体重范围的三个措施是增加公母比例提高选择压、提高均匀度、全群称重分为3个级别。
1 评估项目
在对公鸡体况进行评估时需要评估的项目有九个:数字记录体重、胫骨长度;对胸肌、脚垫、泄殖腔进行1~3评分;对喙、羽毛、冠、脸进行好和差评分。
2 评分标准
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场标准, 定期观察变化趋势,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 尽快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避免公鸡受到不可逆转的影响。
公鸡泄殖腔3分与脸白100%的正相关;胸肌3分与体重大、胫骨短有相关性;脚垫与垫料和网铺有关;不好的公鸡, 其冠的颜色也不会变浅, 主要是脸一旦变粉就不行了;羽毛全的公鸡体重大、泄殖腔不会好。为了防止公鸡分化, 应时常观察鸡的脸色、胸肌和羽毛, 一旦发现泄殖腔萎缩就已经晚了。
3 评估的频率
评估频率为10次, 分别在5周分群、10周检查断喙情况、12周骨骼发育完成、21周混群、25周性成熟、30周体成熟、36周孵化率高峰、40、50、60周产蛋期。以上10次的定期评估应与每周巡视相结合, 这样才可以做好评估计划。
4 不同时期评估重点
1~40周应每周定期称重, 31~64周每两周称重一次;胸肌和断喙从10周开始评估;在5、12、21周测量胫骨长度;脚垫从育雏2~3天开始管理一直到淘汰;泄殖腔从产蛋期开始评估;在育成期检查公鸡主翼羽, 到产蛋期检查翅膀羽毛与腿部羽毛;加光时注意鸡冠颜色的变化;脸部颜色变化与泄殖腔的评分呈绝对正相关。
1 有效公鸡
确保公鸡有效首先控制好育成期的均匀度、混群时的体重差异和产蛋期的体重分化。然后避免脚垫问题发生:保持垫料干燥松软、架板上无鸡粪、减少机械性外伤, 尽量不进行带鸡消毒, 尤其醛类消毒药还会对脚垫造成很大的腐蚀性。另外对脸色刚要变浅、泄殖腔不足2分的公鸡及时补充料量。
2 公母比例
混群时 (22~24周) 公母比例保持9.5%~10.5%为宜, 随着周龄的增长, 每增长5周, 公母比例随着降低0.25%~0.5%, 到50周~淘汰时, 公母比例下降到7%~9%。
1 饲喂鸡蛋
在鸡群40周龄以后需要给所有的公鸡饲喂鸡蛋, 建议连续饲喂3天停喂7天, 要求将不合格蛋煮熟、去壳、搓碎混入饲料中, 每3只公鸡饲喂1枚鸡蛋, 且饲喂期间不可减少料量。
2 添加鱼肝油粉
在鸡群45周龄后可以在公鸡饲料中添加鱼肝油粉 (1000克中含维生素A150~800万国际单位) , 建议使用量为:在40~50周龄1000克产品混合饲料750千克, 在51~64周1000克产品混合饲料500千克, 每周饲喂3天停4天。
1 鸡舍末端留有备用栏
混群时将大约10.5%的公鸡全部混入, 饲养几周后陆续挑出小公鸡, 比例占0.5%左右, 给其提供高于大群20%~30%的料量, 包括每天的鸡蛋或鱼肝油, 单独饲养7~10天必须返回大群, 否则这些性状达标的公鸡会发生打斗损伤严重。
2 补料小栏
公鸡混群后一直保留育成期的隔断, 每栋鸡舍大约4~5个栏, 在每个栏设置补料栏, 根据每日评估情况, 每周挑出两次每次大约抓鸡5只, 每只鸡补料100~120克 (小周龄少补些) , 每天采食结束后立即放入大群。以大群饲喂135克为例第一种给料:135+135×20%=162克, 第二种给料:135+100÷7×2=163克。以上两种方式均取得了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