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海鲜菇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 (Peck) H.E.Bigelow],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隶属于白蘑科、玉蕈属,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如今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多为工厂化栽培。菌盖直径3~15cm。夏末至秋季生阔叶树枯木及倒腐木上,丛生。

出菇管理及采收

菇蕾出现后,控制菇房温度为13~18℃,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每日通风6~8次,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光照强度为200~500lx,促使菇蕾发育长大。从现蕾到采收一般需8~15d(视温度而定,温度高则加快,温度低则延期)。采收海鲜菇宜在夜晚或清晨进行,避免中午或午后采收。采收前3d,空气相对湿度应在85%左右,以延长采收后的保鲜期。采收时要双手横抓菌袋并晃动菇筒,待菇丛松动脱离料面后再拔出。注意不要碰坏菌盖。采下的鲜菇用泡沫箱或塑料周转箱小心盛放。采收后应清理料面,停水3d,覆盖湿的无纺布,让料面菌丝恢复后再喷水保湿催蕾,约20d后可形成第2潮菇。采收一定要及时。采收的基本标准是:菌盖上大理石斑纹清晰,色泽正常,形态周正,具旺盛的生长态势;菌盖未平展,孢子未喷射,最大一朵菌盖直径在2.5~3cm,整丛柄长5~6cm,粗细均匀。采收偏晚的话,则子实体易发苦。第1潮菇采收后,应弃除残留的菇根和死菇,补足水分,用报纸或塑料薄膜覆盖好,进行第2潮菇的管理。一般可采2~3潮菇,产量主要集中在第1潮菇。因此海鲜菇的管理应首攻头潮菇。只要栽培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位的话,海鲜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