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zhú jiá chóng成虫体多为长圆形,或椭圆形。成虫体长3公分上下,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光泽。外壳背前部、腹部黄红色,硬翅膀为黄红色和黑色条纹纵向相间。六条节状足由腹部向身体两侧分布,身体活动部位衔接处和关节黑色。上翅坚硬,下翅膜质透明,日夜活动。具1至1.5CM长锥状可旋转口器,口器根部具两根软须,依靠锥状口器刺入竹笋吸吮竹笋的汁液。嫩的笋肉也是它们食物。成虫一般雄大雌小,夏季交配产卵,竹甲虫会把卵产在它吸食过的竹笋内部当中,经过竹甲虫吸食过的竹笋部位会开始变质并成为幼虫的寄居处,,从幼虫到成虫大约45天左右,幼虫长成老熟虫后会用齿锯的嘴巴锯掉竹笋温室的上部分,再锯断竹笋温室的下部分,形成10厘米左右的竹笋温室断节,并掉落地上,紧接着成虫会进行挖土工作,钻入地下进行冬眠嬗变,等到来年夏天的到来变成竹甲虫爬上地面。
竹甲虫的生命周期从破土而出到秋季变凉后就基本死亡。
竹甲虫是害虫,为害慈竹竹笋地上部分,危害后竹笋上留下豆粒大小的孔。这类被危害的竹笋还是可以继续生长,但是质量和用途均受到影响。竹甲虫听觉和视力较差,容易捕捉。
竹甲虫食性单一,不易染病。身体的肉质部分可以食用,烧烤或炒食味道鲜美,香气独特。
在古早时代,乡村小孩缺少娱乐方式,众多小男孩会到竹林中扑捉它,并带回家用细线绑住它那长长的烟斗型口器,牵着它飞行,看谁的竹甲虫飞得比较长久,当玩累了,他们就把竹甲虫放在瓦片中烤熟它,然后就会被人们所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