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来源/处方】: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果实多肉可供生食,酿酒或制果酱,入药有健胃、消积化滞之效;嫩叶可以代茶,茎叶煮汁可洗漆疮。
本品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无臭味微酸涩。
南山楂: 除去杂质。
炒山楂: 取净山楂,照清炒法(附录6页)炒至色变深。
焦山楂: 取净山楂,照清炒法(附录6页)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行气散瘀,收敛止泻。
用于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9~12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