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桂花糖是一种甜点,中国传统名点。选用油沾大米蚀糖煎制,以白糖桂花为心糖,火功适宜,上麻均匀,支条整齐。桂花糖是桃源的特产之一,它驰名中外。此糖原名陬市“洋糖”,是陬市传统的季节性名特产品,古代就曾有民谣“桃源(指县城)的酒,陬市的糖,河伏的油条丈把长。

来历和别名

丈把长的油条纯属夸张,但桃源的名酒,陬市的“洋糖”却是名副其实的。
陬市“洋糖”起源于明末清初,它的前生为桃源乡下的管子糖。管子糖外沾芝麻,内为实心,乍看和后来的桂花糖一模一样。但味道大不相同,一无桂花的香气,二无糖芯的甜味,三无包壁的松脆。有一年,陬市一位糕点师傅随木商放排到南京,见到南京的糕点有几样有桂花的香味,很受启发。回来后,便在管子糖内加入桂花粉末。开始,香气是有了,但无糖芯,吃起来仍旧硬梆梆的。
不久,巡抚传令征展各地名产,这位师傅便再次赴南京求教,并巧配良方,日夜研制。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制出了一种形似管子糖,空心、圆梗、香甜可口的糖来。
这种糖送给县令和抚军,并作为贡品转呈宫内,均被列为“佳品”,受到嘉奖,从此名声大哗,销路越来越广。并随着购油买木的的港商飘洋过海,远销国外。“洋糖”也因此而得名。以后,随着历史的推进,“洋糖”的制作方法不断有所改进,质量也不断有所提高,“洋糖”便演变成了桂花糖,并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两次获得银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