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作用

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
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
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传统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
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
蚕豆茎止血,止泻;叶收敛止血。花凉血,止血;种子皮利尿渗湿;荚壳收入敛止血。
1.应用于水肿:蚕豆60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2.应用于肺结核咯血:蚕豆洗净,捣烂取汁,每次服20克,一天2次。
3.应用于酒醉不醒:蚕豆苗适量,加油、盐煮汤,灌服。应用于水泻:蚕豆茎30克,水煎服。
大黄鱼: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不宜与荞麦同食。
蚕豆:蚕豆不宜与田螺同食。
红萝卜:服用人参、西洋参时不要同吃萝卜,以免药效相反,起不到补益作用。
萝卜忌与橘子、柿子同食。
萝卜主泻、胡萝卜为补,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洋葱:洋葱忌与蜂蜜同食,会导致腹胀、腹泻;
洋葱也不宜与黄鱼同食。
芹菜:芹菜忌与甲鱼、菊花、蛤、兔肉、黄瓜、螃蟹同食。
热量 (608.59千卡) ·蛋白质 (93.89克) ·脂肪 (13.05克) ·碳水化合物 (26.30克) ·膳食纤维 (3.23克) ·维生素A (83.27微克) ·胡萝卜素 (200.20微克) ·硫胺素 (0.32毫克) ·核黄素 (0.62毫克) ·尼克酸 (10.60毫克) ·维生素C (19.63毫克) ·维生素E (7.78毫克) ·钙 (338.93毫克) ·磷 (997.01毫克) ·钠 (2020.51毫克) ·镁 (236.90毫克) ·铁 (7.18毫克) ·锌 (4.19毫克) ·硒 (214.38微克) ·铜 (0.44毫克) ·锰 (0.66毫克) ·钾 (1657.18毫克) ·维生素B6 (0.01毫克) ·泛酸 (0.16毫克) ·叶酸 (80.80微克) ·维生素K (4.25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