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蛤子 介绍

概述

产中国沿梅各地,浙江近海以田养殖,叫蝴田。壳有沟楞,表面呈布纹状,色泽和斑纹变化比较大,故名瓦楞子。其壳供药用。

名称

原名魁蛤,亦名瓦楞子。收载于《名医别录》。肉味极鲜美。多产于中国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青岛、大连等近海地区),在浙江近海也有以田养殖,叫蝴田。壳有沟楞,故名瓦楞子。其壳供药用。

形态特征

蛤子是蛤类的一种,贝壳2片,坚厚,呈斜卵圆形,极膨胀,合抱近于球形。长成的壳长约8厘米,宽约6厘米。壳顶稍接近,背部两侧略呈钝角;腹缘圆,前端短,后端延伸。放射肋宽,平滑整齐,约42~48条,无明显的结节。壳表面呈白色,被棕色外皮及细毛;壳内面呈白色,近顶部略灰色。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当的突齿。

美食功用

壳火锻后治血气,症毗,消血块,化痰积,制胃酸。胃、十二脂肠溃疡,胃酸过多,慢性胃炎、胃痛:
煅瓦楞子研极细末,炒茅术研细末,等分研和,每服6克,一日2次,食前温水送服。
痰血腹痛,血积症块:
瓦楞子12克,玄胡索9克,当归9克,加酒水煎服。
小儿头疮,久年烂腿:
锻瓦楞子、生石膏等分,共研细,撒布患处或以麻油调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