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羊肚 介绍

介绍摘要

  • 中文名
    羊肚
  • 英文名
    can
  • 主要食材
    羊肚
  • 分类
    中药材,家常菜
  • 功能
    补虚,健脾胃
羊肚是指羊肚子的器官。羊肚:性味甘温,可补虚健胃,治虚劳不足、手足烦热、尿频多汗等症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体质羸瘦,虚劳衰弱之人食用;适宜胃气虚弱,反胃,不食,以及盗汗,尿频之人食用。羊肚不适宜贮存,应随买随吃。肚丝煮汤前,最好开水氽烫,可以去掉羊肚表面的粘液,口感更好。煨汤时,羊肚不能久煮,不然口感会越变越硬。

羊肚·中药材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Yánɡ Dǔ
【别名】羊胃(张文仲),羊膍胵(《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胃。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份】每100克约含水分84克,蛋白质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合物1.2克,灰分0.5克,钙34毫克,磷93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
【性味】甘,温。
①《本草图经》:温,平。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健脾胃。治虚劳羸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
①《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②《本草蒙筌》:补虚怯,健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附方

①治久病虚羸,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饮食,四肢烦热:羊胃一枚,白术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张文仲)
②治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食之。(《古今录验方》)
③治项下瘰疬:羊膍胵,烧灰,香油调敷。(《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