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

白灵菇菌盖直径达4厘米即进入成菇阶段,成菇阶段可根据客户对白灵菇产品形状要求采取不同管理措施。
(1)律状白灵菇管理措施温度控制在8℃~12℃之间;光照强度在50~200勒克斯;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空气相对湿度越低,产量越低,但提高白灵菇的耐贮运性,延长货架寿命和贮存期(保鲜期);空气相对湿度越高,产量越高,但缩短贮存期和货架寿命,耐运性也差。这样生产出的白灵菇,菌盖肥厚、菌盖直径小、菌柄粗壮。
(2)伞形白灵菇管理措施温度控制在 12℃~20℃之间;加强光照,把光照强度控制在200~1500勒克斯;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这样生长出的白灵菇盖薄、片大、质量好。
当白灵菇原基膨大至直径2厘米时,可将袋口多余塑料剪去或像挽袖口一样向下挽起,使原基露在空气中。如栽培袋内侧有边壁菇,应及时在其周围用刀片将塑料切成十字形开口,使菇体露出。幼菇阶段温度应尽量低些,控制在12℃~1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并且少通风、勤通风,切不可对流通风,防止造成死菇;光照对子实体形状有较大影响,光线越强,子实体越粗壮,光线越暗,子实体越细长,一般在800勒克斯光照下,子实体形状正常,经过3~5天即进人成菇期。